共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3-11-13 15:05:07 來源: 瞭望 2023年第46期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盧村晨景(2022 年 11 月 24 日攝)  郭晨攝 / 本刊

從美麗鄉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對鄉村建設內涵和目標的進一步豐富和拓展,突出強調鄉村建設既要見物也要見人,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實現鄉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累計建設5萬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了基礎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盡力而為的同時還應量力而行,按照其內在的歷史連續性,向常態化、標準化、精細化邁進,在具體實踐中,處理好四對關係

  文 |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賈雯靜

  

  在江蘇省無錫市桃源村,空氣裏時常瀰漫着咖啡的味道。

  這股咖啡香來自桃源村仙木裏咖啡館,經營者陳婉婷是一位蘇州姑娘。她曾&&,自己下鄉創業一方面出於對咖啡的喜愛,另一方面出於對鄉村質樸生活的嚮往。

  除了咖啡館,桃源村山南頭文化藝術村片區的精品民宿、手作工作室同樣頗具特色。這些鄉村新業態展現出百姓對鄉村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折射出當前我國鄉村發展步入“和美”新階段。

  去年,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從加強村莊規劃建設、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布局具體實施方案。

  農業農村部有關領導曾&&,從美麗鄉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對鄉村建設內涵和目標的進一步豐富和拓展,突出強調鄉村建設既要見物也要見人,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實現鄉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發展四變

  近日,講述鄉村振興中國故事的電視劇《富春山居》自播出以來,口碑熱度不斷走高,社會反響熱烈。給電視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鄉村産業振興、生活富裕的情節,還有如詩似夢、詩畫江南的鄉村美景。

  電視劇開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俯瞰視角下的碧水藍天、雲霧遠山、白墻民居,一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

  這是當下鄉村發展的真實寫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系列舉措讓農業基礎地位更加穩固、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多位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的專家&&,近年來,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住建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累計建設5萬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推動鄉村發展進入新階段,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了基礎。

  農村人口結構和人口分佈發生新變化。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總量繼續增長,2022年全國外出農民工17190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南京林業大學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高強&&,農村人口長期向外流動,引發了農村人口結構在年齡和性別上的變化。

  在年齡結構上,主要體現為我國農村老齡化程度加深;在性別結構上,主要體現為農村青壯年人口流向城市,農村留守婦女增加。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5歲至39歲年輕人,常住在鄉村的比例低於30%;鄉村60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為23.81%,比城鎮高出7.99個百分點。這些人口方面的變化導致農村空心化問題,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多個方面影響農村發展。

  高強説,在鄉村人口持續向城鎮轉移的同時,當前也有大量城市創新創業人員、嚮往田園生活人群、返鄉農民工、醫療和教育等公共服務從業者向鄉村遷移。從中長期來看,我國將呈現人口城鄉雙向流動的新格局。

  農業生産關係和生産方式發生新變化。在生産關係上,農業生産正在由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在傳統鄉土社會,土地是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隨着國家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民收入來源趨向多元化。“相較於外出務工,務農收入相對較少,農民更傾向於選擇外出從事非農化工作。”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玉恒説。

  在生産方式上,眼下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運而生、傳統手工農業正向現代化機械農業過渡轉變。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農業科技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主要動能之一。

  生産方式和生産關係的改變,帶來的是農業資源要素組合利用方式發生新變化。高強介紹,目前,“互聯網+”“旅游+”“生態+”正深度滲透並融入農業農村發展各個領域環節,催生諸多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刷新了農業農村生産生活方式。同時,隨着鄉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村消費內容和消費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激發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潛力,為推進鄉村振興拓展廣闊空間。

  農村社會治理基因發生新變化。鄉土社會中的“鄉”是指農戶依託土地形成的空間聚落形態。聚村而居使得人與人之間&&緊密,彼此熟悉,農民在日常的密切接觸中逐漸習得常見的規矩,並流傳下來形成禮俗。隨着城鄉人口流動性增強,“農村地區正由‘熟人社會’轉向‘陌生人社會’。”李玉恒&&。

  農村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和農民社會流動加快後,村民在鄰里關係之外,依賴於更加廣闊的地域空間,傳統道德整合作用和宗族關係呈弱化趨勢。

  這種變化使農村社會治理理念也隨之調整,以村民委員會為例,過去村民對村委會的依賴程度高;現在,村委會更重要的是服務小農戶,服務老百姓,接受村民監督,以形成良性互動。

  城市與農村的關係發生新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統籌力度不斷增強,城鄉融合發展步伐持續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過去城市的發展較為依賴周邊農村和腹地,伴隨現代交通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城市的吃穿住行等需要可以從全國各地得到供應,城市能夠從更廣闊的範圍內獲得所需資源、勞動力等,這意味着,“城鄉正從過去簡單的供求關係向分工協作關係轉變,農村的空間、功能和價值日益凸顯,城鄉日益成為發展共同體。”高強説。

  多位受訪專家&&,到2050年,仍會有數億人生活在農村。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農村發展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僅僅是農民的居住空間、農業的重要生産空間,更是農業多元價值的釋放空間、鄉土文明的傳承空間、良好生態的供給空間、城市居民的休閒空間和創新創業發展的新空間,這正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題中之義。

人們在南京棲霞古鎮一家咖啡店休閒(2023 年 11 月 2 日攝)  季春鵬攝 / 本刊

  和美鄉村內涵之變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美麗宜居鄉村的升級版。受訪專家&&,關鍵是建成具有良好人居環境,能滿足農民物質消費需求和精神生活追求,實現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協調發展的農村。其內涵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更加強調系統性。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包括“宜居”“宜業”“和美”三個方面,既涉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及服務升級,也涉及農村産業發展壯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規劃部署。

  在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部署中,第一點要求是加強村莊規劃建設,具體包括堅持縣域統籌,支持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分區分類編制村莊規劃,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和建設邊界等。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張悅&&,從空間承載角度看,系統規劃有利於防止對寶貴鄉村土地資源的粗放使用,使得各項建設任務高質量落實落地;從時間安排角度看,系統規劃、妥善設置各項建設任務的時序,有利於避免重復建設,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從多主體協同角度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涉及眾多部門、行業和學科,由中央、省、市縣、鄉鎮等各級政府組織領導,由村民、村集體以及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因而系統規劃有助於協同各參與主體並凝聚共識,調動積極因素。

  更加強調內生性。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突出農民的關鍵主體作用,激發農民自覺參與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健全農民參與鄉村建設機制,組織帶動農民推進鄉村建設。

  長期以來,我國主要採用自上而下的幫扶措施,比如,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促進轉移就業、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等。下一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將自上而下統籌幫扶和自下而上主動發展相結合,這是防止鄉村發展産生依賴心理,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舉措。

  李玉恒建議,政府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制度創新與保障、營商環境建設和村鎮發展&&搭建上,充分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釋放農村生産要素活力,激活鄉村潛能,逐漸形成強大的發展內生動力。

  眼下,村民們的內生動力正源源不斷釋放。今年勞動節前夕,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開展了今年以來的第8次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在培訓現場,幾十名從事鄉村建房的師傅認真學習偏坡建房的技術要領。過去,他們在建房時主要依靠土辦法,通過此次培訓,大家將掌握建築安全、結構理論、法律法規等系統化知識,讓施工作業更加科學規範。

  更加強調地域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中國村莊地域性強,氣候語言、歷史沿革不盡相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需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不盲目跟風,結合自身優勢,保持自身獨特性,打造地區特色品牌,用具體化的眼光來分析,提出不同的問題和辦法。

  多位受訪專家建議,東部沿海地區農村可發揮其區位優勢,走現代化、規模化、産業化、高附加值的道路;中部地區農村空心化較為嚴重,適合以亦工亦農等多元增長路徑支撐農村發展;西部地區農村可以憑藉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特色服務業,利用地廣人稀的優勢,推廣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高強認為,和美鄉村中的美,側重於建設基本功能完備又保留鄉味鄉韻、鄉土人文之美的現代化鄉村,具體體現在保護好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和農業遺跡等方面。從這個角度看,各地農村需要發揮當地獨特優勢,加強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轉化,因地制宜發展農文旅融合新業態,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實現鄉村多元價值。

  處理好四對關係

  在重慶,依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麗巴蜀宜居鄉村示範帶先行區,當地從住房舒適、環境整潔、生活便利、辦事快捷等方面發力,規範&&精細化地方標準,讓農民過上宜居生活。

  在吉林,通過一産擴模提質、二三産賦能增效,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吸引了更多農民創新創業、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推動鹿鄉特色創業就業模式入選全國返鄉入鄉創業就業典型。

  在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羅涇十字挑花”歷史悠久,當地充分發掘和傳承本地特色文化,開展非遺美育進校園等活動,讓和美鄉村成為都市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

  眼下,各地正邁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步伐,受訪專家提醒,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盡力而為的同時還應量力而行,按照其內在的歷史連續性,向常態化、標準化、精細化邁進,在具體實踐中,需要處理好四對關係。

  ——處理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之間的關係。隨着城鎮化水平提升、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鄉村人地關係的變化,國家適時提出推進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發展社會化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競爭力。

  同時,“大國小農”依舊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小農戶數量佔農業經營主體的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佔農業從業人員的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70%。因此,在當前和很長一段時期內,一家一戶小規模家庭經營仍然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基本面。

  李玉恒等受訪專家建議,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應兼顧扶持小農戶,探索一家一戶的農業生産模式如何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例如發展多樣化合作模式,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與凝聚力、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幫助小農戶對接市場、改善小農戶生産設施條件,提高小農戶應對潛在風險與挑戰的韌性能力等。

  ——處理好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關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需要大量投入。而增加對鄉村建設的資源要素投入面臨項目制約、效益制約和政策制約等難點,需要統籌布局、有序推進。

  在資金要素投入方面,李玉恒建議,對於資源要素相對富足的鄉村,重點在於制度創新與政策供給,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釋放生産要素活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對於資源要素相對匱乏的鄉村,可着力提升互聯互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構建農戶、村集體、合作社、涉農企業等多元主體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資源整合、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抱團式”發展。

  高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可以探索以縣城為載體,建立健全城鄉“人”“地”“錢”等要素雙向流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高質量推動鄉村産業發展,提升鄉村産業支持政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引導不同類型産業組織公平競爭、優勢互補。

  ——處理好整體規劃與個性設計的關係。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各鄉村在自然資源稟賦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性和多元性。因此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還應踐行精準方略。李玉恒在長期調研中發現,一些地區的村莊規劃脫離實際、簡單照搬模仿,對現實發展的指導意義不大。“未來,應強化以村民為主體的參與式村莊規劃範式,讓發展規劃更科學、合理,接地氣、聚民心。”

  ——處理好鄉村建設與産業發展和鄉村治理之間的關係。一方面,鄉村建設應充分考慮産業發展需求,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布局和功能,促進産村融合。

  高強&&,鄉村建設既包括物理空間的建設,也需要通過要素集聚、空間優化推動鄉村産業發展,引導農業生産向集約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另一方面,人口流出使得村莊在物理空間上具備了規模化生産的條件,給予鄉村社會關係重塑的機會。在此背景之下,鄉村建設及布局需要做出及時調整,統籌推進鄉村物理空間資源重組、社會空間關係重構和文化空間價值重塑,以適應鄉村社會治理新需求。

  在重慶市豐都縣包鸞鎮包鸞村,當地以地域分佈和鄉情宗源為紐帶,將行政村散居小院劃分為特色單元,讓群眾聚起來;綜合考慮山、水、田、河等自然資源稟賦,改造頂面、立面、地面,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微養殖園,讓環境靚起來,唱好一首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的二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