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生態宜居的百色城一角 周福寧攝
➤邁上新征程,百色市將持續壯大工業經濟、開放經濟、縣域經濟、生態經濟、消費經濟“五個經濟”,紮實開展高質量發展提升三年行動
➤百色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後勁也在開放。百色地處中越兩國和桂滇黔三省(區)交匯處,走活開發開放發展這盤棋,是百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文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書記 黃汝生
百色作為革命老區、邊境地區、民族地區和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百色圓了小康夢,涌現出時代楷模黃文秀等先進典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增強,着力打造新型生態鋁、林業、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導産業”,鋁産業邁入千億元行列,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
邁上新征程,百色市將持續壯大工業經濟、開放經濟、縣域經濟、生態經濟、消費經濟“五個經濟”,紮實開展高質量發展提升三年行動,2023年計劃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力爭達到8%的目標,爭取到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確保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百策百業夯實産業根基
多年來,百色享受全國首個全域覆蓋的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珠江—西江經濟帶、首批全國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範區、國家西部大開發等各項疊加優惠政策。百色將抓住戰略機遇,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進一步做優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加快傳統産業轉型,開 啟發展新“鋁”程。作為我國十大有色金屬礦區之一,百色鋁土礦遠景儲量超過10億噸,但百色鋁産業面臨精深加工能力弱、産品附加值低、終端産品少等問題。現階段,百色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加快推動鋁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同時,加快培育再生鋁産業,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提高清潔能源在鋁産業中的使用佔比,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技改,促進産業綠色低碳轉型。
立足百色自身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拓新域。除新型生態鋁産業外,百色將大力發展中高端板材和林産品精深加工,加快建設現代林業産業園,打造千億元林業産業。百色將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雙500億元”産業,深入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積極開發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打造新能源裝備製造業集群;着力發展鋁基、錳基、銅基新材料以及化工新材料。
百色百通打造開放新高地
百色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後勁也在開放。百色地處中越兩國和桂滇黔三省(區)交匯處,東與南寧相連,南與越南交界,西與雲南毗鄰,北與貴州接壤,對內輻射西南,連接大灣區,對外連接東盟,通江達海,走活開發開放發展這盤棋,是百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2020年3月30日,國務院批復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下簡稱“百色試驗區”),這是全國首個地級市全域覆蓋的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3年多來,百色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平陸運河經濟帶,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對接,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
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完善。百色強力推進公、鐵、水、空立體交通網絡建設,互聯互通日新月異。公路方面,歷史性實現“縣縣通高速”,目前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175公里。鐵路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標誌性工程黃桶—百色鐵路計劃年內開工建設。水運方面,右江千噸級黃金水道基本建成,投資50億元的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將於2026年與平陸運河同步建成。航空方面,百色巴馬機場航線實現對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京津冀連接全覆蓋。
開放合作&&不斷翻新。百色先後建設百色(靖西)邊境經濟合作區、中國-東盟農産品交易中心、中國-東盟鋁産品倉儲交易中心等開放合作&&。中國-東盟農産品交易中心正加快成為“買全國、全球賣,買全球、全國賣”的現代大型農産品交易服務&&。鋁倉儲交易中心正在打造中國-東盟最有影響力的商品要素交易市場,預計2023年掛牌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同時,百色試驗區積極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構建“進口鋁土礦—氧化鋁—鋁加工—出口鋁産品”跨境産業鏈,2022年從海外國家進口鋁土礦近600萬噸、煤炭810萬噸,向東盟國家出口鋁産品共4.5萬噸。百色正規劃建設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百色片區,致力打造我國沿邊産業轉移重要承接地。
口岸經濟不斷升級。百色現有3個口岸和7個邊民互市點,其中龍邦口岸獲批國際性口岸。創新海運互市模式,組建邊民合作社,實施“集中申報、整進整出”“落地加工直通車”等通關改革,建成落地加工廠房11.37萬平方米,引進互市産品落地加工企業23家,初步形成以堅果、冰凍海産品、中藥材、農副産品加工為主的落地加工産業集群,邊境貿易落地加工從無到有。2023年前7個月百色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達到199.1億元。
紅色百色共繪幸福新圖景
在百色這片紅色熱土上,新一代共産黨人追尋紅色印記,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為民築夢。
百色的發展史是一部與貧困的鬥爭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百色創造性實施精準扶貧“十大行動”“十個到村到戶”,發起“四大戰役”“六場硬仗”,走出具有百色特色的脫貧之路。
2020年底,百色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102萬貧困人口脫貧、899個貧困村出列、12個貧困縣摘帽。一批典型經驗在全國全區推廣,深圳小鎮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性工程,涌現出黃文秀等先進個人。
如今,踏上鄉村振興“趕考”之路,百色將用好紅色資源,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組織開展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組織學生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遺跡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地學習歷史知識,現場體驗感悟偉大革命精神。
此外,百色用心用情把學習宣傳黃文秀同志優秀品質引向深入,通過設立“文秀先鋒崗”,開展“黃文秀式好幹部”“黃文秀式好少年”評選,建立“文秀基金”,在各級各類學校創辦一百個“文秀班”,推動形成學習榜樣、對標榜樣、爭當榜樣的濃厚氛圍。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百色將在改善民生福祉、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上彰顯新擔當,讓紅土地上播下的種子長出高質量發展的纍纍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