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妙手 還少年以妙目

2023-09-04 15:53:47 來源: 瞭望 2023年第36期

  

“在北京很多病人根本挂不上我們的號,挂上號後十分激動。但看到我們醫療隊幫助孩子做手術,並且不需要任何費用時,有人居然選擇放棄,我心裏的悲哀和傷心甚於治好孩子的感動。”

“我一直認為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世界,但我們願意創造一點浪花,引起更大的漣漪,讓更多人參與。”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娟

  

  “害怕在眼睛上做手術嗎?”

  “害怕!”

  “那還做嗎?”

  “還做!”

  準備做手術的,是內蒙古赤峰市一位12歲的斜視患兒高涵。平日扎針都能被嚇哭,在手術面前卻沒有退縮,因為他心裏充滿着對眼睛恢復正常的渴望。

  被同學嘲笑鬥雞眼、很難把筆尖插進筆帽、看什麼都是平面的,不知什麼是立體……對於高涵這樣的斜視孩子而言,人生充滿細碎的磋磨。

  我國每100個孩子裏,就有3~5個這樣的孩子。幸運的是,很多組織和志願者正致力於改善這一現狀。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捷豹路虎中國青少年夢想基金(下稱夢想基金)就是其中一員。

  從雲南金沙江畔到內蒙古大草原,自2014年起,夢想基金視力關愛項目攜手北京同仁醫院陸續走進雲南、貴州、四川、新疆、寧夏、甘肅、江西、青海、內蒙古9省區,留下了9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據統計,視力關愛項目已累計投入近3000萬元,惠及近30萬名青少年,其中包括高涵在內的4000多名家境困難孩子。這些孩子不用到大城市就能免費接受頂尖眼科專家手術。

  “我想拍張正面照”

  “曾有一位關係很好的同學對我的眼睛開玩笑,我當時裝作不生氣,心裏還是挺難受。”18歲的赤峰蒙古族姑娘孫宇研説。

  18歲,正是少女對顏值很在意的時候。因自小斜視,孫宇研把愛美之心藏得嚴嚴實實,幾乎從不在人前展示自己,拍照盡量側着身子,用劉海擋住斜視的那只眼睛。

  遇到關心她的志願者,也是説話輕輕的,喝口水都好像很抱歉的樣子。

  小時候的孫宇研,也曾天真愛笑。但3歲時,媽媽離開了家。小學時,發現斜視,卻無錢醫治,只能拖着。

  拖到什麼時候,沒人能給孫宇研一個答案。因為她的爸爸孫志強,也在生活的泥淖中掙扎。

  身患小兒麻痹症的孫志強,曾是一名民辦教師,隨着年齡增長,他的手腳不受控制地越來越彎、嘴巴越來越歪,工作丟了,完整的家庭也沒能保住。

  孫志強還記得離婚庭審現場,孫宇研8歲的姐姐拿出給母親的信,用拼音寫滿對母親的極力挽留和祝福。

  這十幾年,孫志強靠務農、低保和各種貧困補助,以及親戚接濟帶大兩個女兒。轉眼小女兒也快成年,孫宇研卻在高考前頻繁頭疼。“醫生説症狀與斜視有關。再拖下去,孩子的眼睛可能就耽誤了。”孫志強説。

  一台斜視手術費用將近6000元,對這個家庭來説,是難以承受的數字。

  直到今年7月一條患者招募信息躍入眼簾。“北京同仁醫院治療斜視的知名專家付晶主任要來赤峰做公益斜視手術,18歲以下青少年如果符合手術要求,費用全免。”

  孫宇研立刻報了名。接下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陌生人,接連來到她的身邊,對她進行全方位幫助。

  8月10日上午,志願者把她從距離赤峰市松山醫院50公里的當鋪地滿族鄉哈什吐村家中接到了醫院。緊接着是術前檢查。11日中午,孫宇研上了手術&。

  “孫宇研是局麻,手術過程中眼球肌肉鉤取的過程挺疼的,但她沒喊一聲,緊緊用手抓着床單,表現非常堅強。”參與手術的松山醫院眼科主任趙龍雲回憶説。

  術後當晚,孫宇研沒怎麼睡好。

  8月12日,揭開紗布後的孫宇研仔細端詳鏡子裏的自己,兩隻眼睛終於像平常人一樣了,她懸着的一顆心放下來:“我想和同學們聚會,讓他們看看我現在的樣子。”

  孫宇研就要開始大學生活,在呼倫貝爾學院,用嶄新的樣貌,開始一段嶄新的旅程……

北京同仁醫院醫生為內蒙古赤峰市的兒童進行義診(2023 年 8 月 11 日攝)夢想基金供圖

  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8月10日傍晚,結束一天門診的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付晶趕赴赤峰出差,晚上9點多才抵達。

  下火車後,她直奔醫院深夜查房,為第二天需要手術的26個孩子進行術前檢查,完善手術設計,結束工作時已是第二天凌晨。

  斜視手術通過調整眼睛肌肉的平衡解決眼睛不對稱問題。當內直肌和外直肌一方力量過弱時,眼球會向另一邊偏斜。斜視手術既減弱肌肉,又加強肌肉,必要時還需要調整肌肉的力度和方向。

  在視力關愛團隊來到松山醫院前,這裡的斜視手術還是通過傳統的截除再縫合方式,使弱肌肉變短進而增強其力量。付晶帶來了北京同仁醫院先進的折疊增強肌肉技術,讓參與手術的松山醫院醫生們直呼“大開眼界,收穫很大”。

  “有大咖級別的專家手把手教導,我們團隊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趙龍雲説。

  除了手把手教導手術,夢想基金還攜手北京同仁張曉樓眼科公益基金會,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先進的診療理念和技術下沉,向松山醫院等內蒙古多家醫院捐助了價值上百萬元的先進眼科醫療設備,並將持續開展技術培訓。

  “我們眼科以前只有非常少的醫生有機會到同仁醫院進修,如今青年醫生有機會得到這樣先進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相當於同仁醫院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眼科醫療隊,極大提升了邊遠牧區眼疾患者就醫體驗。”趙龍雲説。

  九年來,這樣“帶不走”的醫療隊,已經發展到9支。

  付晶幾乎參與了夢想基金視力關愛項目的每一站,親眼見證了基層醫生和患者理念的提升。

  在項目早期,她曾帶着國內頂尖醫療團隊跋山涉水來到一位患有眼疾的小姑娘家鄉,當她提出給孩子免費做手術時,小姑娘的家人卻替小姑娘決定放棄治療。

  “在北京很多病人挂不上我們的號,挂上號後十分激動。但這裡有人居然選擇放棄,我心裏的悲哀和傷心甚於治好孩子的感動。”付晶説。

  “兒童常見的眼病如弱視、斜視,最關鍵是怎樣做到早發現、早干預、獲得更好的治療。那些可治可防的疾病沒有在兒童早期發現所帶來的遺憾是更大的。”她説。

  做平凡生活中的衛士

  九年前的上海車展上,“1001個夢想”項目正式啟動。捷豹路虎中國公共關係及傳播執行副總裁王燕牽頭成立夢想基金。視力關愛是夢想基金成立後啟動的第一個公益項目。

  “當時考慮在老少邊窮地區,尤其是高原地區,青少年眼疾多發,而且很多患兒由於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甚至導致失明,由此萌發了這個項目。”王燕説。

  王燕常想起麥迪乃。

  2015年,視力關愛團隊來到新疆,看到了漂亮的維吾爾族女孩麥迪乃。彼時12歲的她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由於醫療條件限制,小時候細菌感染導致角膜白斑的她沒能得到及時醫治不幸失明。

  在當地,北京同仁醫院的醫生為她進行手術。揭開紗布的瞬間,小女孩看到了坐在身旁的爸爸,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原來我的爸爸長得這麼帥。”

  “那一瞬間,在場的所有人笑中帶淚。”王燕無法忘記那一刻的震撼。

  “夢想基金的兩個核心關鍵詞是執着與專注。”王燕説,“執着”是指堅守初心,一如既往傳遞關愛。“專注”則是指將現有公益項目做深做精,而非急於拓展新領域。

  除了呵護青少年視力健康等社會關愛類項目,夢想基金還聚焦教育、中英文化交流兩大板塊,不斷充實升級。

  例如在教育方面,夢想基金不僅出錢援建學校,還會精細考慮援建後的教育、生活等方面。“建好學校後,我們還要長期關注,學校在各個階段需要什麼幫助。”王燕説。

  考慮到學校離家遠,有的來回至少三四個小時,有些女生可能出現安全問題,他們為孩子建了宿舍。孩子們高興地住進宿舍後,他們發現有的孩子年紀小,晚上會害怕,就特意裝了小喇叭,播放睡前故事,讓孩子們在故事和舒緩音樂的陪伴下進入夢鄉。

  發現學校經常停電,他們專門配備兩台發電機,還組織經銷商們為學校安裝凈水設備,讓孩子們喝上乾淨的飲用水……

  時至今日,夢想基金已為公益事業投入近1億元。當初想支持的“1001”個夢想早已照進了現實,共惠及超過60萬名中國青少年。

  “我一直認為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世界,但我們願意創造一點浪花,引起更大的漣漪,讓更多人參與。”王燕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