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貪腐“年輕化”“低職化”

2023-09-04 19:52:12 來源: 瞭望 2023年第36期

  

年輕幹部涉腐案件呈現出諸多新特點:網絡成為誘發腐敗的重要源頭;涉案年輕幹部雖然級別不高,但大多身處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容易出現“小官大腐”;技術犯罪等特徵明顯,腐敗行為具有較強隱蔽性

年輕幹部的優勢是理論功底高、悟性高,不足是閱歷較淺、基層實踐經歷較少,底線意識還不堅牢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腐敗年輕化,催生反腐新命題。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十多個省份60余個縣市調研發現,2021年換屆以來,部分“80後”“90後”幹部走上領導崗位,擇優提拔的年輕幹部充實活躍了幹部隊伍,同時,貪腐“年輕化”和“低職化”現象也露出苗頭。

  採訪中,有專家談到,少數年輕幹部因學習不夠、底線不強、敬畏不足,被“圍獵”時容易把握不住自己。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的年輕幹部案例來看,有的在崗時間短但腐化墮落快,有的職位不高但貪污金額不低,有的虛榮攀比甘心被圍獵,有的利用技術手段獲取不義之財等等,反映出腐敗年輕化的新特徵。預防腐敗年輕化,紮緊制度籠子的同時,更應做實做細教育管理監督,幫助年輕幹部“扣好第一顆扣子”。

  腐敗年輕化呈現新特點

  通過梳理近年來公開披露的多起涉腐案例,記者發現,腐敗分子中的年輕面孔屢有出現。這些案件呈現出諸多新特點:網絡成為誘發腐敗的重要源頭;涉案年輕幹部雖然級別不高,但大多身處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容易出現“小官大腐”;技術犯罪等特徵明顯,腐敗行為具有較強隱蔽性。

  “涉網”腐敗現象明顯。年輕幹部多為“觸網一代”,他們“與網同行”既受其利,把控不好也會深陷網絡賭博、網絡游戲、直播打賞旋渦,誘發腐敗。

  從公布的案例看,一些涉案年輕幹部“因網而腐”:有的收受賄賂炒股理財,有的修改網絡程序挪用公款超前消費,有的截留民生資金升級網游裝備、打賞網絡主播等。

  級別不高,涉案金額不少。涉案年輕幹部很少有處級、廳級幹部,大部分是機關、街道的科級或股級幹部,但涉案金額往往令人震驚。南方某市公安局人事科“85後”副科長唐某,從2015年至2018年底,利用職務之便將23名親朋好友姓名加入輔警人員工資表,以冒領工資的方式侵吞公款200余萬元。

  技術犯罪特徵明顯,具有一定隱蔽性。由於對新技術的接受和掌握程度較高,少數年輕幹部甚至通過修改網絡程序、代碼等方式作案,犯罪手法日趨智能化。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中心原幹部穆某將單位收費的二維碼篡改為個人支付寶二維碼,違規收取轄區機關事業人員補繳的養老保險費60多萬元。

  為何剛啟航就“偏航”

  記者調研發現,少數年輕幹部陷入貪腐泥潭,理想信念缺失是內在誘因,“腐敗侵蝕”和監督弱化則是外在因素。

  有活力、少定力,少數年輕幹部學習不夠。一些受訪市縣領導幹部&&,年輕幹部廣泛接觸互聯網和市場,對基層問題有獨到見解,遇事有激情,也容易被錯誤觀念裹挾。湖南中部某縣級市委書記説,年輕幹部仍需要在艱苦工作中堅定信念、磨煉意志品質,降低犯錯誤的風險。

  須提高底線意識,提高敬畏心。河北、山東多名地市主官&&,年輕幹部的優勢是理論功底高、悟性高,不足是閱歷較淺、基層實踐經歷較少,底線意識還不牢。“去年通報的案例裏,少數年輕幹部對組織對事業沒有敬畏心,導致工作不久就出問題。”山東省一名市委書記説。

  部分年輕幹部過早成為“天花板”型幹部。或是因為前期提拔較快,或是因為上升通道狹窄,少數基層年輕幹部提拔後後續教育監督管理沒跟上,躺平也快,加劇腐敗風險。

  “以鄉鎮為例,參公、事業身份的幹部比例很高,這部分幹部晉陞機會較少,有幹部30多歲當上鄉鎮長,就很難有晉陞空間了,如果管理呵護跟不上就容易意志衰退。”湖南中部某縣級市紀委書記説。

  掙得少、花得多,基層薪酬與年輕群體消費習慣不適。基層幹部待遇不高,個別會遇到“掙得不夠花”的情況,在“圍獵”時容易動搖。“從省直單位到縣裏任職工資直接砍去一半,鄉鎮幹部的工資更低,個別幹部就想著法在工程上撈錢。”山西省一名“蹲苗”縣委副書記説。

朱慧卿圖 / 本刊

  “對症下藥”築牢拒腐防線

  守住年輕幹部拒腐防變防線,既要加強監督管理、將制度規範落實落細,也要創造條件更好呵護年輕幹部健康成長。

  加強初心和使命教育,提升年輕幹部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結合年輕幹部的思想特點、群體性特點等,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幫助他們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山西省靈石縣委書記韓軍説,幹部可結合調查研究與主題教育,針對不同類型幹部進行專項教育,提升年輕幹部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

  同時,抓好主要領導,以領導的示範性帶動年輕幹部的積極性。深圳市寶安區委書記王守睿説,基層往往是“一級帶着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組織的威信在於主要領導,通過主要領導才能帶動整個組織。

  加強人文關懷,是決定年輕幹部成長進步的關鍵所在。相關部門應為基層年輕幹部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年輕幹部無後顧之憂,將更多精力集中於實際工作,增強年輕幹部的歸屬感、榮譽感和獲得感。

  廣東省梅州市委書記馬正勇、山東省榮成市市長鄭躍文等人&&,可適當增加機關單位的集體活動,尤其對於交流幹部更應給予生活、家庭方面的關心,通過感情凝聚幹部。

  加強精細化考核,在一線實踐中鍛煉年輕幹部。多位受訪幹部建議,可通過建立政治檔案、實績檔案,制定短、中、長期年輕幹部培養計劃,突出選拔在一線“戰場”中衝在前、做得實、幹得好的年輕幹部。“我們縣裏挑選了徵地拆遷、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20多個急難險重任務作為檢驗年輕幹部攻堅能力的‘主戰場’,並且制定了跟蹤考核評價辦法,及時發現、考核年輕幹部。”福建三明一名縣委書記説。

  (執筆:王勁玉 參與記者:陳弘毅 周科 陳國峰 曹國廠 劉鄧 閔尊濤 覃星星 席敏 謝奔 佘勇剛 鄧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