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瞭望汽車 > 正文
行業

深入推進海外戰略 中國新能源汽車全面加速

2023-05-18 15:47:28
來源: 瞭望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然成為汽車自主品牌崛起的重要途徑,中國也從“品牌大國”向“品牌強國”邁進。在海外市場,我國汽車品牌一改過去“低價”“低質”的標簽,新能源汽車憑借其先進的技術、過硬的品質贏得了全球用戶的青睞。

    新能源汽車出口加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4月,汽車出口37.6萬輛,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1.7倍。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0萬輛,環比增長28.6%,同比增長8.4倍;1-4月,汽車出口137萬輛,同比增長89.2%,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輛,同比增長1.7倍。

    新能源汽車出口持續增長,助推中國汽車一季度出口量超越日本。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10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70.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倍。同期,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日本一季度汽車出口95.4萬輛,同比增長5.6%。

    汽車出口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汽車出口均價也在提升。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均價從2018年的1.29萬美元,提升到了2022年的1.89萬美元。

    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有著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走出國門。同時,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品牌美譽度顯著提升,新能源出口市場前景可期。

    海外本土化程度逐漸提升

    在新能源汽車出口加速的同時,我國自主品牌的海外發展模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在部分海外市場,我國車企已經從此前簡單的貿易出口模式,發展為當地建廠、當地採購、當地銷售的對外投資模式。借助海外本土化趨勢,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後,正致力于實現“走進去”。

    去年9月,比亞迪汽車泰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與WHA偉華集團大眾有限公司簽約,正式簽署土地認購、建廠相關協議。該工廠建成投産後,將實現約15萬輛年總産能目標,産品輻射泰國及周邊東盟國家地區。此外,近日有外媒報道稱比亞迪未來或投資5.83億美元在巴西建立三座新工廠,用于生産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商用車以及電池。

    奇瑞汽車在歐洲、北美、中東以及巴西等地建立全球研發基地,並且擁有10家海外工廠,1500余家經銷商和服務網點,覆蓋“一帶一路”沿線7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海外總産能達到每年20萬輛。同時,奇瑞汽車在汽車産業鏈上下遊均實現了全面出口,其中包括管理方式、制造工藝、技術標準等。

    上汽集團也布局海外市場多年,建立了集研發、行銷、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車等面向全球市場的汽車産業鏈。目前,上汽集團在美國硅谷、以色列特拉維夫和英國倫敦設立三個創新研發中心;在泰國、印尼、印度建立了三個海外生産制造基地,並且在巴基斯坦建立了散件組裝工廠;在歐洲、南美、中東、北非、澳新和東盟等地,上汽集團還設立多個區域行銷服務中心,建成近810個海外行銷服務網點。此外,上汽安吉物流已開通4條自有國際航運航線,旗下零部件企業華域在海外已經擁有85個基地。

    同樣積極在海外市場布局的還有長城汽車。目前,長城汽車已先後在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和韓國等地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構建以中國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全球化研發布局。

    在海外工廠建設方面,長城汽車不僅在厄瓜多、馬來西亞、突尼西亞和保加利亞等多國建設了散件組裝工廠,而且在俄羅斯、泰國、巴西等地建立了整車制造工廠。其中,俄羅斯圖拉工廠成為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建設的首個具備四大工藝的整車工廠;泰國羅勇工廠則為長城汽車進一步深耕泰國和東盟市場奠定基礎;巴西工廠則經過智能化和數字化改造升級之後,預計將于2023年下半年投産。

    長安汽車也在上海車展上宣布“海納百川”計劃,正式向全球各大主要市場進行戰略邁進。長安汽車表示,在“海納百川”計劃指引下,長安汽車海外布局超過50萬輛産能,其中泰國基地首期産能10萬輛,二期將增加至20萬輛,還將適時在歐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完善産能規劃。同時,到2030年,長安汽車將在海外市場構建20余個本地化行銷組織,海外網點數量突破3000家。

    中國汽車工程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中國汽車成功“走出去”後,要通過投資建廠等方式輸出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生産體係,最後通過積極履行海外社會責任等手段打造品牌效應,讓東方智慧造福于當地老百姓,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入發展。

    專家表示,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我國汽車工業由于起步晚、技術水準低、資金實力弱而遠遠落後于發達國家。進入新能源時代,在國家政策支援、技術水準進步的影響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用化方面成功取得世界前列地位,帶動我國汽車工業水準不斷提高,正助力中國汽車實現“彎道超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