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是關鍵。要不斷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文 | 梁建強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擴大內需是極為重要的工作之一。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部分的第一條提出。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深度參與國際産業分工的同時,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着力釋放國內市場需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最終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連續11年保持在50%以上,汽車新車銷量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住行消費等傳統消費顯著增長,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穩步提高……這些,都見證了消費基礎性作用持續強化。與此同時,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全國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貫通,一批重大水利設施建成使用,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就,醫療衞生、生態環保、農業農村、教育等領域短板弱項加快補齊,為優化供給結構、推動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着力擴大國內需求,首先要着力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要求和發展條件都呈現新特徵,特別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只有堅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切實增加高質量産品和服務供給,才能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
內需市場一頭連着經濟發展,一頭連着社會民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依託。着力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是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主動選擇。我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逐步在市場需求、産業體系、人力資源、軟硬基礎設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奠定了基礎。着力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切實擴大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有助於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着力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是應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的必然要求。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不平衡不確定性增大,只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才能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必須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更好依託國內大市場,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更高效率實現內外市場聯通。
新的征程上,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是關鍵。要不斷擴大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
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也要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區域優勢互補、各展其長,繼續加大對受疫情衝擊較嚴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這些,都為擴大國內需求謀劃了具體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