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潮持續 汽車市場將走向何方?
由特斯拉掀開的降價序幕,被東風汽車推向高潮,從車企、經銷商到個別地方政府,一撥覆蓋範圍廣、補貼力度大的組合式汽車“政策紅包”,正蔓延至全國。
避免“小循壞” 建立統一大市場
汽車是國民支柱性産業,是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的重要領域之一。為推動汽車産業蓬勃發展,近些年來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購置稅減免”、“國家補貼”等。不僅如此,各地方也接連&&汽車補貼政策,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湖北省作為汽車産業大省,推出了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的政企購車補貼,但並非所有品牌都能享受到政府補貼,補貼對象主要是本土的汽車企業——東風汽車集團以及在武漢設有生産基地的上汽通用。
東風係被補貼品牌包括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日産、東風本田、嵐圖、東風風神、東風富康。其中,東風雪鐵龍C6車型最高補貼9萬元,目前店內已無現車,消費者需要排單等待。在武漢設有生産基地的上汽通用也加入補貼大軍。從3月7日起截止至3月31日,政企聯合補貼優惠最高可達70000元。

湖北近期推出了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的政企購車補貼 製圖:網通社
據了解,購買東風雪鐵龍車型的用戶要想享受到優惠價格,必須是湖北省戶口或者滿足當地一定的社保繳納期限,且車輛需在湖北上牌。上汽通用的條件相對寬鬆,對購車者戶籍沒有要求,但也需要上本地牌照。而早在2017年,商務部&&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四條提出規定,供應商、經銷商不得限定消費者戶籍所在地。
公平、規範的市場秩序與環境,是一個産業健康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致力於打破市場分割、營造公平競爭的國內市場環境。2022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
“低價競爭往往會導致行業競爭無序,雖然企業能在短期內提高銷量,但從長遠來看將傷害品牌形象,也不利於汽車市場健康發展。”網通社高級副總裁李三&&,此次東風係大幅降價確實讓消費者得到實惠。然而,快速擴張帶來的弊端也值得企業深思,品牌售後服務能力能否跟得上?二手車市場又該如何定價?
“這次湖北車企大規模降價,導致包括主流車企在內的眾多品牌競相跟進,説明整體市場供大於求的狀況突出。供求關係本是市場規律的一種表現,大額補貼是否會使企業患上‘輸血依賴症’?通過降價換取銷量,提前透支未來的市場需求,企業往後的日子該怎麼過? 這些問題都需要搞清楚,並找出相應的對策。”網通社汽車研究院院長何侖&&。
“生存戰”已打響
東風係多品牌齊降價的做法,也讓其他車企紛紛跟進,部分廠家通過企業補貼或增加權益等方式,激發消費者購車慾望。
3月11日,奇瑞汽車宣布,為促進汽車消費,助力汽車産業發展,奇瑞控股集團攜旗下奇瑞、星途、捷途、奇瑞新能源發布購車優惠政策。3月13日,吉利汽車發布購置稅減半限時補貼政策,補貼最高可達3萬元。價格戰持續升級,3月16日晚,上汽大眾宣布補貼37億元跟進“降價潮”,單車限時優惠最高可達5萬元,且本次補貼活動從即日起持續至4月30日。

上汽大眾-大眾品牌3月17日發布的降價促銷信息 圖源:新浪微博
目前已經有30多個汽車品牌參與這場價格戰,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汽車品牌加入。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降價範圍之廣、降幅之大已超2004年的南北大眾聯手降價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汽車大促。
此次降價潮來襲的原因是什麼?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本次促銷是企業為了國六排放標準車型的換代、清理庫存,由於舊車庫存終歸有限,所以其僅是一個針對3月份的、暫時的促銷活動。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場價格戰不會在整車製造商普遍設定的3月份結束,至少會持續到6月底,甚至可能會貫穿全年。
業內人士分析,我國汽車市場已由增量市場逐步轉向存量市場,再加上消費市場受疫情衝擊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大幅下滑,導致車市萎靡不振。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乘用車累計銷量267.8萬輛,同比下降19.8%。
正如長城汽車總裁穆峰所言,“降價傷企業,不降價傷銷量”。然而,面對供需關係的變化,倍感壓力的各汽車廠商不得不採取降價措施,重振汽車銷量,以確保市場份額。如果價格戰不能在短期內結束,那些市場佔有率不高、資金匱乏、技術落後的中小汽車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而實力強的頭部企業會吃下更多的市場份額。
加速行業洗牌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價格戰將會進一步加快行業洗牌。
理想汽車CEO李想曾&&,2023年到2025年這三年,將是一場極為殘酷的淘汰賽。
據華福證券分析,預計此輪價格戰之後,新能源將加速替代燃油車,具備推出“高産品力”車型能力、已經完成“渠道改造”的車企將最終勝出。
不僅嚴重依賴燃油車的合資品牌壓力加大,國內新勢力造車也進入淘汰階段。
多家新勢力造車止步於2022年。賽麟汽車被掛牌拍賣,奇點汽車申請破産重整,就連融資超過百億的威馬汽車也面臨生存危機,裁員降薪、銷量下跌、財産凍結等一系列負面新聞被爆出。
位居新勢力造車第一陣營的“蔚小理”儘管已佔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在價格戰愈演愈烈之時,也很難無動於衷。近日有媒體爆出蔚來向供應商推出了5%-7%左右的價格折讓,相關優惠車型包括老款蔚來ES6、EC6以及ES8。在此優惠價格基礎上,汽車零部件公司萬都將為其供應商夥伴再補貼30%。對此,蔚來汽車&&不予置評。
業內專家&&,毛利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保持在20%以上才能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在新勢力造車三強中,只有理想汽車的毛利率能接近20%。2022年,理想汽車毛利率為19.4%,蔚來汽車毛利率僅為10.4%,小鵬汽車2022年毛利率則是11.5%。反觀“鯰魚”特斯拉,在去年車輛降價後,毛利率仍能達到25.6%。有數據顯示,特斯拉的單車毛利潤約是大眾汽車的兩倍多、豐田汽車的四倍、福特汽車的五倍。不僅如此,特斯拉不久前在投資者日活動上&&,下一代汽車組裝成本還能降低50%。
專家&&,隨着各大車企接連宣布“官降”,所釋放的壓力將很快傳導至同檔次的主要競爭對手,或許會有更多的品牌選擇加入價格戰中。對此,車企應保持清醒和冷靜的心態,以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只有産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企業才能行穩致遠。(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