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浩蕩更美好

2023-03-13 10:07:54 來源: 瞭望 2023年第11期

  

推動財政、貨幣、産業等政策與就業政策銜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文 | 晏國政 馬曉媛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這是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2023年就業工作提出的預期目標。

  開春以來,我國就業市場持續升溫,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火熱開展,線下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線上直播帶崗場次接連不斷,企業招聘和人才求職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彰顯高質量充分就業良好態勢。

  就業一頭連着企業,一頭連着百姓。“為國者以富民為本”。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永遠沒有完成時。當前,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凸顯,穩就業仍面臨不少挑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多措並舉擴大就業容量,穩步提升就業質量,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就業擴容提質。將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優先考慮,制定重大政策時同步評估對就業的影響,推動財政、貨幣、産業等政策與就業政策銜接。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産業、企業,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拓展高質量就業空間。根據形勢及時調整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突出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支持。

  就業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群體線多面廣,既不能“挂一漏萬”,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善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是就業工作的重點群體,應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要多方拓展就業渠道,完善市場化就業的政策措施,組織好基層服務項目,努力創造更多適合畢業生的優質崗位,同時加強畢業就業工作銜接。農民工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外出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並重,健全勞務協作機制,打造一批勞務品牌,鞏固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成果。此外,還要加強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強化失業人員生活保障,及時兌現各項失業保險待遇,加強生活救助與就業促進協同。

  創業是就業的“倍增器”,以創業帶動就業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深入推進創業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力破除束縛創業的壁壘,不斷優化創業環境,持續激發勞動者創業積極性。創業企業更需政策護航。加力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政策支持,組織開展各類創業推進活動,優化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加強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建設,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就業質量,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着力破解制約就業工作的突出難題。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轉型特別是科技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就業工作的一個重大難點在於結構性矛盾,破解這一矛盾的重要路徑就是要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力度,使勞動者素質與就業崗位需求相適配。必須把人才培養培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就業導向,適應市場需求,規模開展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專項培訓,發揮就業培訓的先導和引領作用,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改善勞動力要素質量。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離不開政府及其部門的服務與保障。要進一步提升就業公共服務質量,統籌開展好各類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提高勞動力市場匹配效率,有效緩解企業招工難問題。持續培育壯大市場化服務力量,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擴大就業服務供給。同時支持零工市場建設,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的作用,凝聚促進就業的合力,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局面就一定能夠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