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會上看未來

2022-09-05 16:03:44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36期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不斷提高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和供給能力,各類創新成果不斷刷新人們想象力的邊界

心情好不好,除了你自己知道,還有棵樹也知道。這樣的樹,你見過嗎?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趙宇飛 李曉婷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進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數字化安全發展新階段。

  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是觀察我國數字經濟新未來走向的重要窗口。2022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近日在重慶舉辦,國內外500余家單位帶來最新智能化成果展示。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研發現,本屆智博會上展出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彰顯出數字技術對傳統産業的改造不斷深入,在其推動下,充滿未來感的智慧生活方式漸行漸近。

  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在本屆智博會上,一場“特殊”的棋局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對陣雙方是一名工作人員和一台機器人。

  只見這位機器人“圍棋高手”從容不迫,對方落子後每每都先“思忖片刻”,再用機械手臂將棋子放在合適位置。雙方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

  “訊飛玄機iFlyGo弈棋機器人是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之一。”科大訊飛演示專員倪俊娟説,它擁有頂級棋手的對弈水平,可通過AI算法判斷對手水平,採取與之對應的段位與棋手博弈,下一步將應用於圍棋教學、訓練中。

  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迄今已舉辦五屆的智博會總能帶來新實踐。

  大唐高鴻智聯展示的一條智慧高速公路令人印象深刻。這條“高速公路”模擬真實路況,不僅彎急坡陡,還通過高溫、雨水等氣候因素使得各類交通風險更加集中,另外還可以模擬高速行駛時遇到的隧道停車碰撞、前車緊急制動、匝道交叉非法倒車等緊急情況。

  “這條智慧高速公路,表明中國已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C—V2X技術,可以通過精細化多源融合感知系統,低時延、高可靠的通信技術實現輔助駕駛,讓山地城市的出行更為智能、安全、高效。”大唐高鴻智聯相關負責人説。

  多名與會人士&&,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不斷提高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和供給能力,使得各類創新成果不斷刷新人們想象力的邊界。

  主機只有名片大小的“雲電腦”,隨時可裝入口袋帶走;微信硬體生態全新升級,用戶可用微信語音等方式,控制暖風機、掃地機器人等……本屆智博會上,共有100多項新産品、新技術、新成果首次發布,折射出近年來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迅猛發展勢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7.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為15.9%;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由20.9%提升至39.8%。

2022智博會科大訊飛展廳的工作人員演示與弈棋機器人對弈(2022年8月21日攝)黃偉攝/本刊

  傳統産業智慧升級

  本屆智博會上,一條以1:1比例打造的智能化生産線格外“吸睛”——機器人揮舞着“手臂”,抓起一台發動機放到生産線上,僅需幾分鐘就組裝、檢測完畢,機器人再將其放回原位……

  “這套智能化解決方案已經在康佳、宗申等多家工廠應用,據初步測算,人工成本將節省70%以上,生産效率提升50%以上。”忽米網技術副總裁姜仁傑説。

  本屆智博會上,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智慧果園實現自動澆水、自動物理殺蟲和可視化管理,産量提高2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超過50%;鋼鐵一體化智能管控&&,讓噸鋼成本降低25元……

  這背後,是越來越多的傳統産業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實現蛻變。

  以重慶為例,近年來以智博會為重要&&,重慶通過“外引內育”,着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累計實施4700余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734個數字化車間,示範項目生産效率提升了58.9%,累計集聚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企業1704家。

  “汽車和電子是重慶兩大支柱産業,以數字技術為牽引,我們的電子産業正從以代工生産為主,向‘芯屏器核網’‘雲聯數算用’全面拓展;汽車産業也從以整車及零部件生産為主,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躍升,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重慶市經信委主任藍慶華説。

  本屆智博會期間,重慶又簽約重大招商項目70個、合同投資額2121億元,涵蓋了智能網聯汽車、軟體信息、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

  未來生活漸行漸近

  心情好不好,除了你自己知道,還可以讓一棵樹知道。

  本屆智博會上,由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文娛-心情預報”産品火了。如果對它大笑,這棵位於大屏裏的樹會結紅彤彤的蘋果,如果表情沮喪,會有大雨飄落到樹上。

  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總監高硯介紹,“智慧文娛-心情預報”産品可通過識別人的4種表情,觸發相應的場景動畫,帶給市民有趣的沉浸式體驗。産品運用了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表情識別技術,再輔以情緒識別模型、人臉關鍵點模型、人臉pose模型等,彰顯公司最新的智能化成果。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已連續舉辦五屆的智博會可以看出,一系列新應用、新體驗、新場景,引領着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生活。

  未來的生活能有多“智慧”?本屆智博會上,一系列應用場景描繪出一幅未來智慧生活圖景——

  在智能臥室,清晨醒來,你的一句語音指令就能喚醒智能家居;在智能陽&,洗衣機洗完衣服,晾衣架會自動下降,衣櫃自動打開;在智能廚房,你能在操作&自動生成的烹飪方式指引下製作美食,操作&、櫥櫃彼此智能交互;在智能茶室,沏茶、泡茶、沖茶,機器人能根據茶葉的品種調整水溫……

  數字技術大潮給生活帶來的“未來感”,不限於家中的生活起居,還正在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87分,寫得不錯!但要注意詞彙的準確性。”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不到10秒鐘的時間,“老師”便給出了分數和報告。

  這位細緻的“老師”其實是一台AI學習機。“這&學習機匯集文字識別、大數據分析、AI算法等技術。”産品運營經理闕易龍説,機器可自動識別、批改學生作業,進行錯題診斷和測評訓練,助力學生突破學習難題。

  本屆智博會舉行的各分論壇上,多名與會人士暢想,以往科幻電影中的鏡頭將在未來生活中成為現實:出行時乘坐無人駕駛的汽車;購物時在無人商店採用刷臉或刷手支付;回到家中時,門禁系統支持人臉識別、手機藍牙開門;夜晚就寢時,房屋可根據用戶習慣自動調節室內溫度、濕度值……

  與會人士認為,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已與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創造出一幕幕數字時代特有的新場景,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