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紅色熱土煥新顏
市民參觀山西省陽泉市“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2022年8月10日攝) 孫亮全攝 / 本刊
➤推動紅色領航戰略落地落實,加快形成紅色之城特色鮮明、紅色文化事業産業繁榮、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
➤陽泉致力於將新材料産業打造成新的支柱産業,穩定解決轉型發展的“出路”問題
➤加快“數字基建”,打造“智車之城”,拓展“應用場景”,涵養“數字生態”,陽泉科學布局數字經濟,數字化産業鏈條逐步成型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孫亮全
山西陽泉是中國共産黨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自1947年創建以來,70多年裏,陽泉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為國家發展持續貢獻着力量。近年來,陽泉堅持紅色領航,傳承城市精神血脈,同時探索“雙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道路——“左引擎”錨定工業育新,發展新材料等支柱産業,夯實轉型基礎;“右引擎”積極尋找突圍之路,大力布局數字經濟,搶佔未來先機。
紅色領航傳承精神氣質
位於山西省中東部的陽泉,是山西的“東大門”,東隔太行山與石家莊相望。
在陽泉城區,2022年5月對外開放的“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和游人到訪。步入其中,仿佛踏進時光隧道,一個個生産生活場景和物件,帶領游客走進這座“中共創建第一城”的城市記憶。
紅色,是這座城市的底色。
1947年5月2日,晉東工業重鎮陽泉在正太戰役中浴火重生,獲得解放。5月4日,中共冀晉區黨委、行署把陽泉鎮及附近3個村從平定縣劃出,設立了陽泉市。
新中國成立後,陽泉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産基地,累計向外輸送煤炭20多億噸,為國家經濟建設和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城市猶如個人,獨特的內涵氣質是支撐其進步的不竭精神力量。”陽泉市委書記雷健坤説,獨特的紅色歷史文化,是陽泉發展和城市自信的底氣所在和潛力之源。
“實施紅色領航戰略,鑄就文化特質鮮明的新高地”成為陽泉着力推進的“十大戰略”之一。
陽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金所軍介紹説,陽泉制定&&了《陽泉市實施紅色領航戰略行動方案》《陽泉市實施紅色領航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通過實施強化紅色引領、塑造紅色旅游名片、打造紅色教育綜合體等六大任務,推動紅色領航戰略落地落實,加快形成紅色之城特色鮮明、紅色文化事業産業繁榮、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
在紅色領航戰略的引領下,陽泉市政府舊址、《人民日報》造紙廠舊址等一批紅色資源成為老城區紅色旅游新片區。百團大戰紀念館、七亙大捷紀念地等紅色教育基地,成為黨員幹部錘煉黨性的重要陣地。
工業育新夯實轉型之基
在位於陽泉的“中國納谷”産業園裏,適用於不同場景的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已經成為周邊“網紅”打卡地,不少新能源汽車前來體驗綠色充電。
利用豐富的無煙煤資源,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聯手中科海納科技公司共同推進鈉離子電池規模化應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目前,鈉離子電池2000噸正極、2000噸負極生産基地即將投産,國內首條鈉離子電芯産業化生産線正在抓緊建設。
華陽集團的前身是陽煤集團,這個成立於1950年的大型煤礦企業,一度貢獻了陽泉全市一半的GDP。2020年,陽煤集團整合重組為華陽集團,依靠多年累積的技術優勢,將新能源和新材料作為未來發展的主産業,持續發力。
雷健坤説,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支撐,推動實現區域經濟振興和轉型發展,這是華陽集團與陽泉同向發力的着力點。陽泉正在加速實施工業賦能育新戰略,構建多業支撐、多鏈互補的綠色低碳産業新體系。
作為資源型城市,陽泉轉型已刻不容緩。陽泉市工信局投資科科長王少鋒説,雖然目前煤、電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依然很大,但陽泉煤炭探明可開採的儲量有限,剩餘不多,必須跳出“煤炭圈”,思考資源枯竭後怎麼辦。
往哪轉,怎麼轉?陽泉提出了“14510”的總體思路和部署,即以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任務,做到“四個堅持”,落實“五大定位”,全力以赴實施好工業賦能育新等“十大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目前,陽泉新材料骨幹企業加速培育壯大,集群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新材料産品不斷豐富,新材料産業整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産業産值已經突破百億,佔工業總産值的七分之一。
王少鋒説,以做強新型碳基産業鏈、新型半導體産業鏈、新能源電池産業鏈、新型有色金融産業鏈、綠色建材産業鏈等“五大新材料産業鏈”為發展重點,陽泉致力於將新材料産業打造成新的支柱産業,穩定解決轉型發展的“出路”問題。
錨定數字産業
2022年,不少陽泉市民開始養成一個新習慣——外出辦事前,先打開APP,叫一輛自動駕駛出租車。
2月27日,陽泉百度Apollo Park開園兩天后,1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開始上路商業化運營。蘿蔔運力(陽泉)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人員毛文娟説,每天訂單爆滿。
自從2019年自動駕駛技術進入陽泉以來,陽泉攜手百度公司,開展山西(陽泉)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示範區建設,實施關鍵交通路口智能化升級改造,搭建滿足測試、應用的多級雲控&&,總體上構築起“車—路—雲”的框架,努力形成高效安全的智能交通環境。
除了自動駕駛出租車,包括自動駕駛公交車、無人新零售車、智能巡檢車、無人清掃車等十余種車型在內的全場景自動駕駛都已出現在陽泉。
這個中西部地區的山區中小城市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全域開放自動駕駛的地級市,也是目前山西省唯一對標一線城市開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工作的中小城市。
加快“數字基建”,打造“智車之城”,拓展“應用場景”,涵養“數字生態”,陽泉科學布局數字經濟,數字化産業鏈條逐步成型。
百度雲計算中心於2012年落戶陽泉,服務器總量已達到24.5萬台;2020年6月18日,全國首個5G煤礦專網在華陽集團落成;陽泉“城市大腦”上線運行,在數字政府建設領域走在了山西省前列;作為數字賦能傳統産業發展的標誌性工程,陽泉郊區工業互聯網&&已經對接工業企業261家,為推動傳統産業轉型發展插上了“數字翅膀”;此外,一個個數字經濟類企業落地扎根,為陽泉發展數字産業增添了動力。
陽泉市大數據應用局副局長尹喜平説:“如果説新材料等新興産業承載着陽泉的現在,那麼數字經濟就是陽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