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驕傲,我是中國培養的指揮。”

2022-08-08 16:34:45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32期

 

向世界傳播中國音樂

“指揮是作曲家的代言人,只有理解好他們的創作背景、揣摩出他們的創作心境,才能讀懂一首曲目。”

“我很驕傲,我是中國培養的指揮。”

“讓全世界聽見中國節拍,是我一生的使命。”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常清潭 實習生 陳敏 於佳鑫

  

  在一場交響樂演奏中,樂團指揮扮演着怎樣的角色?

  “簡單地説,指揮就是打拍子的人。”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指揮紀玉玨説,“而實際上,指揮是整個樂團、整場演出的靈魂人物。”

  30歲時,紀玉玨拿下國際指揮大賽金獎。評委問她曾在哪國留學,她驕傲地説:“中國”。

  多少次演出中,她手握細細的指揮棒,帶領樂團奏響和諧之聲,向世界傳播音樂。

  “原來女性也可以成為指揮”

  紀玉玨出生於山東青島的一個音樂之家。母親是中國海洋大學的鋼琴教師,父親是一位航天工程師,也是一位音樂迷。每當科研工作中遇到瓶頸,他都會從妻子的歌聲和琴聲中汲取靈感。

  在家庭熏陶下,紀玉玨自然而然地愛上了音樂。

  小時候,她總喜歡去看交響樂演出,每次看見站在舞&正中的指揮家,紀玉玨都覺得他們光芒萬丈。但她也困惑於從未看見過女指揮家的身影。

  2006年,指揮家葉咏詩受邀與青島交響樂團合作。當看見葉咏詩手握指揮棒與樂團完美配合的場景,紀玉玨忽然感覺長久以來的困惑被解開了,“原來女性也可以成為指揮,而且演出完成得如此精彩!”那一刻,深埋於心底的指揮夢破土發芽。

  選擇大學專業時,她主動來到中央音樂學院指揮係,向老師們表達了想學指揮的心願。

  老師們建議她審慎思考一個月後再做決定。因為指揮行業裏女性不多,一旦入行,發展路徑比較狹窄。

  一個月後,紀玉玨準時撥通老師的電話:“我非常確定要學指揮。不管過多久,我的答案都是一樣的。”

  2008年,紀玉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指揮係樂隊指揮專業。

  為作曲家代言

  2016年從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後,紀玉玨進入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開啟了自己的職業指揮生涯。

  “有些不熟悉交響樂的朋友會覺得指揮的角色可有可無,但並非如此。”紀玉玨介紹,在一場演奏中,樂團指揮的作用是統籌各種配器,控制演奏速度,最終決定曲目的呈現效果。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指揮需要把握曲目的整體情感,在充分理解作曲家創作心境的基礎上完成演繹。“指揮是作曲家的代言人,只有理解好他們的創作背景、揣摩出他們的創作心境,才能讀懂一首曲目。”她説。

  在理解曲目方面,紀玉玨有着超乎尋常的執拗。

  有時,她會因為讀不懂曲子而失落。

  大二時,她接觸了一首看似簡單的曲目,卻始終感覺抓不住曲中隱含的情緒。那感覺,就像與作曲家之間隔着一層捅不破的窗戶紙。她坐在鋼琴邊一遍遍地彈奏,希望能從中獲得靈感。

  因為想不透,琴鍵上落下了她的眼淚。“它就像一個持續困擾我的癥結,讓我足足難過了整個學期。直到四五年後,在某個瞬間我忽然領悟到了那種情緒,這個結才被打開。”紀玉玨説。

  有時,她會為了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打破傳統。

  一次國際比賽中,紀玉玨發現指定曲目的樂譜將演奏速度標記得過快,無法讓圓號表現出應有的力量感。於是,她與樂團商議,將演奏速度適當放慢。

  由於從未嘗試過新的演奏速度,最初,紀玉玨的改動並未得到所有樂手的讚同。但她堅持認為,原定速度演奏效果不能反映作曲家的創作本意。

  事實證明,她的堅持是對的。現場評委對她的指揮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這是自己聽過最優秀的版本”。也正是這份看似不講理的執拗,幫助她拿到了比賽第一名。

  讓全世界聽見中國節拍

  除了在中國交響樂團擔任指揮,紀玉玨還是北京一零一中學金帆交響樂團和退休音樂愛好者組建的滿天星業餘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

  儘管樂團成員不是專業樂手,紀玉玨卻非常享受與“一老一小”合作的時光。

  “金帆交響樂團的孩子們音樂悟性很高。”紀玉玨説,儘管音樂演奏技巧並不完美,但他們總是熱情洋溢,求知若渴,像海綿般不斷吸收新的音樂知識和技巧。

  “我也喜歡和滿天星業餘交響樂團的老人們在一起。他們並非音樂專業人士,但表演不業餘、演奏不業餘,演奏的作品難度也很高。聽完他們的演奏,會被他們的音樂感染,被他們的精神感動。”紀玉玨説,老人們已經在500多所大學開展過公益演出。

  為了達到更好的音樂普及效果,紀玉玨會在公益演出中選用膾炙人口的曲目。“或許演出不是盡善盡美,但我希望它能成為更多人接觸古典音樂的入口。”她説。

  紀玉玨覺得,只要沉下心聆聽,音樂一定能讓聽眾獲得力量。

  曾有一位樂迷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變故,情緒低落,眼淚也流不出來。直到偶然被某段旋律觸動,他才放聲大哭,釋放出積蓄已久的情緒。

  “在接觸偉大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我也一次次被樂曲中蘊含的強大生命力所感染。”紀玉玨説。

  除了在國內推廣古典音樂,紀玉玨也希望中國的古典音樂能獲得全世界更廣泛的關注。指揮之餘,她會和團隊一起收集民歌,創作極具民族特色的歌曲,為祖國的音樂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本土的音樂發展毫不遜色於其他國家。我很驕傲,我是中國培養的指揮。”紀玉玨説,“讓全世界聽見中國節拍,這是我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