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大連實踐

2022-08-02 14:54:01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31期

  

從“事轉企”再到併入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大連話劇團、大連雜技團、大連歌舞團3家市屬國有文藝院團,在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中,堅持方向,不斷創新,活力增強

大連加快文藝院團舞&劇目生産與旅游産業融合銜接,拓寬文藝院團市場化演出渠道,從文化産業全鏈條出發,為長遠發展積蓄力量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今年7月1日,“遼寧省慶七一·迎接黨的二十大優秀舞&藝術作品展演”在遼寧大劇院拉開帷幕。展演的第一場,是大連話劇團的話劇《把一切獻給黨》,再現了吳運鐸這一英模人物的形象和他的燃情歲月。

  隨後幾天裏,大連雜技團的大型雜技主題晚會《旗幟》、大連歌舞團的大型音樂舞蹈情景詩《搖籃》,也都先後亮相。這些舞&藝術作品,構思和藝術呈現獨具匠心,展示着大連文藝院團的活力和實力。

  改革帶來了生機。從“事轉企”再到併入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連文化産業集團”),經歷了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兩次洗禮後,大連話劇團、大連雜技團、大連歌舞團3家國有文藝院團在堅持守正創新中不斷融合發展。

大連話劇團話劇《把一切獻給黨》在遼寧大劇院演出(2022年7月1日攝) 李永宏攝

  發揮優勢 適應市場

  大連的國有文藝院團歷史悠久,整體水平較高。2012年,大連市對本市的歌舞團、話劇團、雜技團3家院團先後轉制為企業,並於2018年劃歸新成立的大連文化産業集團管理。作為全市首家國有性質的大型文化産業集團,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按照大連市委主要領導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聚合優勢,讓3家院團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和壯大。

  為了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沒有簡單地將3家院團混合重組,而是在第一時間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理順內部管理制度,優化崗位設置,通過內部競崗、對外公開招聘等各種形式補充和配齊隊伍。還充分完善激勵機制,探索企業年金制度,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和保證高質量人才、青年人才優先發展。

  與此同時,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成立了大連文化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圍繞“以演出為中心環節”,開展演出服務、演出經紀、廣告等業務,讓3家院團在演藝市場中有事做。大連文化産業集團還升級改造了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改善了演出場地條件。這些為文藝院團提供專業服務的措施,讓演職人員得以潛心創作,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也促進了院團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積極開拓市場。

  大連話劇團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監於偉説,如今我們首先要注重社會效益同時注重經濟效益,對所有的員工來説都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凝聚力。現在演出季忙的時候,每天要有3場演出,大家都非常辛苦,可晚上回來還會接着加班,再討論新項目。

  到目前為止,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已經解決了包括3家院團在內的10個事轉企單位全部歷史遺留問題,沒有一分錢外債和貸款。2021年,3家院團全年演出558場。到當年底,納入大連文化産業集團管理後的3家院團累計盈利超過1000萬元,實現重大突破。

  激發活力 打造精品

  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鞏固和發揮舞&藝術創作生産的主導地位和引領作用。為激發活力,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在組織架構和職能部門規劃上,堅持集約原則,讓專業人員專心致志地幹專業的事。整個集團的總部人數只有5人,佔在職職工總人數的0.64%,職能部門人員均由子公司人員兼職。組織架構扁平化,有效發揮了管理要素的聚合優勢,助力實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為推動大連市文藝事業繁榮,2020年底大連市&&了《大連市文藝精品扶持獎勵暫行辦法》,財政資金每年拿出1000萬元用於扶持和獎勵文藝精品。其中對大型劇目創作資助由160萬元/&提高至260萬元/&,公益演出由年補貼150場、每場1.7萬元提高至年補貼190場、每場2.5萬元……

  在這些措施的激勵下,大連的3家文藝院團聚焦主責主業,文化産品質量與服務品質不斷攀升。如今,3家院團涌現了一大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藝作品,作品的數量質量乃至在全國的獲獎情況,較各院團併入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前均顯著增長,樹立了“大連專業藝術”的品牌。

  越來越多的精品力作也唱響了大連文化品牌的強音。3個專業院團“十三五”期間在各類賽事中獲得國際級獎項3個、國家級獎項5個、省級獎項28個。雜技《流星》奪得第40屆法國“明日”世界馬戲節金獎;2021年,話劇《無風地帶》同時入選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共同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和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舞&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百年百部’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進京亮相國家大劇院;話劇《把一切獻給黨》,雜技主題晚會《旗幟》和音樂舞蹈情景詩《搖籃》等4部原創劇目參加遼寧省建黨百年優秀舞&劇展演,大連也成為遼寧省入選作品最多、新創作品最多的城市。

  自組建以來,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實現總收入12.15億元,總利潤1.79億元,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率111.9%。2021年實現利潤超5000萬元,創組建以來新高,利潤率水平已經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為下一步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已成為大連創建“東亞文化之都”進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旅融合 全面發展

  大連文化産業集團董事長王延生説,大連的文藝院團改革已初見成效。同時,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在原有的文化事業基礎上正在積極布局,其中一個重要措施是加快文旅整合。

  目前,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已與編劇高滿堂合作,引入國內影視IP《老酒館》,以一條帶有沉浸式演藝功能的實體復古“老酒館”文化街為核心産品,在大連市中山區打造一系列演藝産品、美食産品、文化IP産品、休閒娛樂産品矩陣,發展城市新地標,並將發揮自身擁有3家院團的專業藝術優勢,打造演出品牌“我愛大連”。

  與此同時,大連文化産業集團還將發展新業態,規劃一批演藝新空間。以“藝術與城市相互賦能”為宗旨,計劃用2~3年時間,激活一批現有劇場劇院,復原一批傳統演藝舊址,改造一批城市新空間,打造新興文旅休閒産業。首批項目將利用集團自有房産建設運營一系列小型“戲劇酒吧”“音樂劇新空間”等;大連文化産業集團還準備在大連梭魚灣商務區東南海岸開發和運營“梭魚灣碼頭演藝項目”。

  此外,大連文化産業集團在積極謀劃和布局一批以內容為核心的文化産業,還將與優質影視傳媒合作,開發影視拍攝市場及配套服務,打造影業資源中心,並將利用專業藝術團隊資源,發展藝術培訓産業。

  王延生説,我們的主責就是做強文化陣地、出産優質文化産品。在繼續深化國有院團改革的進程中,我們將以打造文藝精品為中心,以作品為導向,以演出為中心環節,以促進文旅融合為目標,通過不斷創新讓文藝充滿活力,全面展示新時代大連文藝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