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沖浪比賽倒數第一到冠軍,她只用了一年多!

2022-08-02 14:53:34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31期

  

  海上弄潮兒

“人生和海浪一樣,起起伏伏才是常態。”

“大海就像一位嚴厲的母親,她會包容我們。但如果對她有所輕視,她也會發怒,隨時把我們打倒。”

“有夢想,就不要束縛自己,像迎接海浪一樣,勇敢地挑戰它吧。”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常清潭 實習生 張學峰 於佳鑫

  

  一個人,一塊板,獨自迎接海浪的挑戰——她是郭淑娟,中國第一位女子長板沖浪冠軍。

  在社交媒體中,郭淑娟稱自己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在與海浪相處的過程中,她找尋到了發自內心的快樂。

  向海浪進發

  2008年,22歲的郭淑娟第一次接觸沖浪。那種純粹的自由感,給了她前所未有的暢快。

  她愛上這項運動,並到世界各地沖浪。在澳大利亞,她遇見了一位同為沖浪愛好者的老人,儘管對方已八十多歲,精神狀態卻非常飽滿。“看見她每天迎着日出去沖浪,休息時與朋友們在沙灘上閒聊。我覺得那種生活,才是我真正想體驗的。”郭淑娟説。

  回到家鄉廣西陽朔後,她作了一個決定——辭掉白領工作,遷居海南三亞,因為那裏可以沖浪。

  正當郭淑娟滿懷熱情地衝向海洋、衝向夢想時,現實的巨浪卻讓她看清了真實的生活。

  起初,沖浪並不能帶來收入。為了生存下去,她不得不找多份兼職。最艱難的時候,一週的生活費只有24元,只能天天吃米粉。

  郭淑娟動搖過,甚至決定放棄沖浪回到家鄉。

  準備離開的前一晚,她在空蕩蕩的房間裏回憶過往,想到自己義無反顧地從鄉村闖出來,想到接觸沖浪後看見的新世界,想到今後再也不能站上沖浪板……她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那一刻,她發現自己還是不能放棄沖浪。“人生和海浪一樣,起起伏伏才是常態,大不了我就多吃幾碗米粉嘛。”郭淑娟説。

  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

  為了繼續沖浪,郭淑娟決定把這項運動從愛好變成職業。

  作出這個決定需要很大勇氣,當時這項運動在國內並不流行,“與我一起訓練沖浪的不到10人,女生更是只有我一個。”郭淑娟回憶。

  2011年,郭淑娟受世界沖浪聯盟邀請參加了當年的世界女子沖浪冠軍賽,國內僅有兩名運動員入選。

  那是她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遺憾的是,她發揮得並不出色。比賽中,她遇到了不擅長的左手浪。“就像讓一個右撇子忽然用左手吃飯、寫字一樣。”郭淑娟説,“最後我的成績是第一名,只不過是倒數的。”

  這場比賽,讓郭淑娟看到了自己與專業運動員的差距,但她沒有氣餒。

  “我的性格是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她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訓練,不知被海浪撲下多少次後,終於學會了適應各個方向的浪花。

  2013年,郭淑娟受邀參加沖浪海南公開賽。這項比賽在國內舉行,卻是全世界沖浪愛好者競技的舞&。

  這一次,郭淑娟一舉奪得女子長板沖浪冠軍,成為首個在該項目中奪冠的中國選手。此後,她繼續輾轉多個國家參加比賽,獲得了7次女子沖浪長板冠軍,擁有10塊專屬沖浪板。

  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從生活難以為繼到獲得贊助商支持,從孤身一人到代表國家隊參賽,“這些變化不僅代表我的專業水平在提高,更表明沖浪這項運動被更多人關注到了。”郭淑娟欣喜地説。

  如今,她的工作重心轉向了自己創辦的沖浪訓練營,培養沖浪種子選手。

  無論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裏,她還會繼續與浪為伴,向海而生。

郭淑娟在海南萬寧日月灣沖浪  黎多江攝

  “大海是位嚴厲的母親”

  每次完成一個動作,郭淑娟都想向更高難度發起挑戰,也因此遇到了很多驚險時刻。

  當浪的力度和地形條件滿足,就會形成管狀的海浪,沖浪者將置身海浪的包圍之中。郭淑娟曾前往巴厘島,挑戰管浪。

  巴厘島地區海浪湍急,且礁石大多暴露在海灘上,稍不小心就可能被捲入浪中,撞上礁石。

  “我在那裏衝過一個三米高的管浪。”郭淑娟回憶,海浪格外兇猛,她僅遲疑了一秒,就被連人帶板一起捲入海中,不停隨着海浪翻滾,直到四五波浪頭過去,她才得以脫身。

  類似的風險經歷多了,郭淑娟開始反思人類與大海的相處之道。

  “一定要敬畏自然。”郭淑娟説,“大海就像一位嚴厲的母親,她會包容我們。但如果對她有所輕視,她也會發怒,隨時把我們打倒。”

  為了將“與大海和諧相處”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郭淑娟發起了一些公益項目。

  她在三亞開設了免費女子沖浪訓練營,至今已有九年。

  令郭淑娟印象最深刻的營員,是一位患有嚴重抑鬱症的女大學生。剛到訓練營時,女孩總是一言不發。“她每天坐在教室裏,覺得窗外一直在下雨。”郭淑娟回憶。

  女生講述了自己的情況,郭淑娟鼓勵她在擁抱自然的同時結交好友、敞開心扉。在其他營員的鼓勵下,她開始介紹自己,與大家聊天,最後還把患病經歷傾訴出來,大家逐漸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在訓練營裏,女孩們因為相同的興趣成為朋友。”郭淑娟説,“建立這種感情的時間也許很短,但這份友情非常真摯,她們甚至可能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離開訓練營後,女孩告訴郭淑娟,她的天空終於出現了陽光。直到現在,她還會定期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訓練營的夥伴。

  在郭淑娟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上沖浪。

  “沖浪不僅是一項運動,更代表了一種青春自由的生活態度。”郭淑娟説,“我想對年輕人們説,如果有夢想,就不要束縛自己,像迎接海浪一樣,勇敢地挑戰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