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私營監獄侵犯人權亂象與根源

2022-08-02 16:09:29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31期

 

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司法部大樓(2022年3月10日攝) 劉傑攝 / 本刊 

美國記者肖恩·鮑爾以其臥底路易斯安那州韋恩監獄擔任4個月獄警的經歷,給出了答案:那些無視基本人權、只顧利用犯人牟利的私營監獄,實為奴隸制的遺産,對囚犯的懲教只是形式,資本至上、利益驅動才是一切問題的重心

新自由主義改革使公共權力私有化成為美國體制的鮮明特徵,私營監獄作為其典型産物,對人權構成制度化侵害

文 | 張佳俊

  自1984年時任田納西州共和黨主席湯姆·貝利發起成立第一傢俬營監獄以來,美國私營監獄已經發展出數百家,最多時關押近14萬名囚犯。

  監獄刑罰執行本是一項典型的公權力,於法於理都應該由國家司法部門負責實施。而在美國,公權力被轉讓給私人資本,讓私營企業經營監獄,將國家懲教職能變為資本逐利的工具,把罪犯改造變成利潤豐厚的生意。

  私營監獄企業與法官、政客共謀,靠剝削囚犯發財盈利,通過干預美國政治和司法運作製造出嚴重侵犯人權的種種亂象。據美國媒體報道,2021年夏天,超過1.5萬名難民兒童,被塞進了由私營監獄公司運作的邊境拘留所。據美國青少年法律中心披露,這些孩子被強制與父母分離,兄弟姐妹也被分開關押,長期處於恐懼、悲傷和焦慮之中。在不見天日、擁擠不堪的惡劣環境下,很多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卻得不到及時救治,有的不幸離世。

  不斷曝出侵犯人權醜聞

  在私營監獄裏,從虐待囚犯、壓榨囚犯勞動力到收押坑害未成年人,從囚犯食不果腹、缺乏基本醫療保障到經常被無故延長刑期,從性侵、幫派惡鬥到非正常死亡,各種踐踏人權的亂象層出不窮。

  曾被美國司法部門作為“經濟人質”的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皮耶魯齊,就是美國私營監獄的受害者。在《美國陷阱》一書中,他講述了那段噩夢般的經歷。他既非危險人物也非慣犯,卻被直接送進一家專門監禁頭號重刑犯的私營監獄,在最破爛的監區一關就是5年。私營監獄裏幾乎沒有醫療救助,囚犯傷痛難忍時也只給一片阿司匹林;物價極為高昂,處處盤剝囚犯;獄警凶神惡煞,有犯人不明不白地死亡。

  美國媒體曾曝出醜聞,賓夕法尼亞州盧澤恩地方法院的法官馬克恰·瓦雷拉和邁克爾·科納漢被一傢俬營監獄公司收買後,故意對2000多名犯了小錯的未成年人加重判決,並把他們交給該監獄關押,兩人收取了高達260萬美元的回扣。

  私營監獄何以如此黑暗?美國記者肖恩·鮑爾以其臥底路易斯安那州韋恩監獄擔任4個月獄警的經歷,給出了答案:那些無視基本人權、只顧利用犯人牟利的私營監獄,實為奴隸制的遺産,對囚犯的懲教只是形式,資本至上、利益驅動才是一切問題的重心。無論是美國內戰之後的南方監獄農場及礦場,還是過去幾十年來急速膨脹的私營監獄,囚犯們都遭到最大限度的壓榨和剝削。鮑爾尖銳地指出,正因為美國政府和私營企業一直想從犯人身上謀取利益,正因為對少數族裔等群體的社會性歧視和選擇性執法,美國私營監獄行業規模日益龐大,而人權狀況卻越發惡化。

  對人權的制度化侵害

  私營監獄是公權私用合法化的極致表現。新自由主義改革使公共權力私有化成為美國體制的鮮明特徵,私營監獄作為其典型産物,對人權構成制度化侵害。

  美國一些有識之士批評監獄私營化明顯違反美國憲法和法律,但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卻通過法律授權或為私營監獄單獨立法,一步步確立私營監獄的合法地位,為私營監獄大開制度“綠燈”。

  對私營監獄來説,囚犯既是監獄獲得政府補貼的來源,也是監獄與外部企業合作牟利的廉價勞動力,只有盡可能多地製造囚犯、留住囚犯、壓榨囚犯,才能確保利潤最大化。為此,私營監獄千方百計壓低制度底線,讓更多人進監獄,把他們變成牟利工具。

  美國發展私營監獄,一開始的本意是解決罪犯數量激增、政府財力不足問題。實際情況卻是私營監獄越發膨脹,被送進監獄的人越來越多。

  私營監獄是華爾街資本一本萬利的“搖錢樹”。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私營監獄企業不惜耗鉅資游説各級政府官員,與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簽訂高囚禁率協議,迫使政府保證囚犯供應;推動相關立法,提升對非暴力犯罪的監禁比率;收買司法人員,提高司法赦免和減刑標準,甚至免除假釋的權利。這一連串的操作,極大地養肥了整個監獄産業鏈。2021年,兩大私營監獄巨頭美國懲教公司和GEO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高達18.6億美元和22.6億美元。兩家公司均已上市。美國懲教公司還曾被福布斯評選為400家“美國最優秀大公司”之一。

  為了維持和擴大監禁規模,私營監獄故意抬高犯人的通訊成本,使其難以和親友保持&&;故意把犯人送到遠離家鄉的監區關押,使其難以得到家人探視,從而阻礙其再社會化,製造服刑人員再社會化率低、再犯罪率高的惡性循環。美國司法部研究發現,20%的私營監獄囚犯獲釋後三年內又被投進監獄。

  私營監獄是製造社會不平等的溫床。在私營監獄內部,不同身份地位的犯人,待遇有着天壤之別。極少數有錢有勢的犯人可以享受豪華單間,大多數犯人只能擁擠在狹小、惡臭的牢房裏。私營監獄也變相助長種族不平等。非裔、拉美裔美國人和非法移民進監獄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人群。他們要麼出獄後找不到工作,又因罪入獄,要麼被長期羈押,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資本與權力的共謀

  監獄私營化是一項“惡劣的社會政策”。美國政府把作為國家公權力的監獄管理權,通過一紙協議,轉讓給私營公司行使,無疑使公民權利面臨嚴重的潛在威脅。正是政府的嚴重失職,為資本家和經營者開闢了“一條從國家監獄制度中獲利的道路”。

  國家暴力機關私營化,是美國政商勾結的標誌之一。在資本和權力的默契配合下,私營監獄企業及其投資者、游説集團、監獄立法者、法官、監獄地方管理者、懲教協會、監獄合作企業等等,共同組成一個資本和政治的利益鏈條。他們要麼放任罪犯人數暴增,要麼壓榨罪犯,把罪犯變成“廉價勞動力”或“回扣提款機”。美國《赫芬頓郵報》指出,以嚴厲打擊犯罪為藉口,政府填滿了金主們開設的監獄,也充實着自己的金庫,私營監獄無疑是“模仿納粹集中營的一項奴役制度”。

  事實上,從私營消防、私營警署到私營監獄,今天的美國政府,已經變成一個“萬事皆可外包”的政府。這些自詡為制度創新的公共權力私有化做法,在市場優先、效率優先的偽裝下,把國家權力變成被極少數人和壟斷資本撈金變現的工具,背離了政府最基本的道義和本分。

  私營監獄的亂象,表明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所謂民主法治,未能逃脫金錢政治的腐蝕,被資本裹挾為侵犯人權的幫兇。私營監獄披着形式平等、程序正當的法律外衣,以法治之名干預、破壞法治,造成實質上的不平等。美國立法機制和司法程序形式上符合公平公正,實質上是資本和權貴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滿足,少數族裔等群體的權益不斷受損,甚至被嚴重侵蝕。這是對美國政治所謂民有、民治、民享原則的莫大諷刺。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