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時被埋三天三夜,如今她用鋼腿走上T&

2022-07-18 15:35:29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29期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觀眾們齊聲喝彩,吶喊聲從“妹妹加油”變成了“汶川加油”“中國加油”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

“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坦然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期待着生活中的驚喜,溫柔地愛與被愛,做一個普通但很有力量的人。”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常清潭 實習生 黃長江 於佳鑫

  

  2008年5月,她被地震的廢墟掩埋了三天。獲救後,她失去了自己的右腿。

  2018年5月,她卸下假肢上的海綿,用鋼腿走完汶川馬拉松全程,徹底接納了不完美但真實的自己。

  今天,她做自由攝影師、走T&、寫書,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她叫牛鈺,今年25歲,是十四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倖存者之一。

  跑向新生

  牛鈺是北川人,地震發生的那一年只有11歲。經歷30多次手術後,牛鈺保住了左腿,卻永遠失去了右腿。

  地震帶給牛鈺的不只是身體的改變。失去右腿後,她變得異常敏感,很長一段時間,都畏懼他人的目光。

  “我打心底不想承認自己是個殘疾人。那段時間與其説是和別人較勁,不如説是和自己較勁。”她説。

  一場比賽,把牛鈺從低谷中拽了出來。

  2018年5月12日,首屆汶川馬拉松賽拉開帷幕。比賽主題為“生命的讚歌”。牛鈺也報名參加了這場比賽。因為這一天對她有特殊意義,既是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她的農曆生日。

  比賽比牛鈺想象中還要艱難許多。全長20多公里的半程馬拉松,她只走了3公里,就累得渾身酸痛,雙腿失力。這時,她仿佛聽見心中有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再走500米吧,走完就停下。”

  500米過去,她又告訴自己:“再多走1公里,你一定能做到。”

  就這樣,牛鈺一路堅持了下來。

  臨近終點時,觀眾隊伍裏忽然傳來一聲喝彩,有人用家鄉話鼓勵她:“妹妹加油!”這句鼓勵也感染了在場的其他人。很快,觀眾們齊聲喝彩,吶喊聲從“妹妹加油”變成了“汶川加油”“中國加油”。

  這些字眼,開啟了牛鈺的記憶閘門,她想起十年前在病床上的那段時光,病房電視機的每個頻道似乎都播放着“汶川加油”。

  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熬過了廢墟下的三天,挺過了大大小小的手術,還有什麼低谷是無法走出的呢?

  “那一刻,我覺得假肢成了自己戰勝苦難的勳章。我再也不要把它藏起來。”牛鈺説。比賽結束後,她拆下了假肢上包裹的海綿,勇敢地露出了自己的鋼腿。

  回望過去十年的心路歷程,牛鈺覺得“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但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她決定不再讓情緒禁錮自己,盡可能去做更多喜歡的事。

  “喜歡就要全力以赴嘗試”

  牛鈺大學的專業是金融學。促使她成為攝影師的契機,來自一位室友。

  她的室友長相漂亮,始終有一個“模特夢”,但身高不夠,很難接到拍攝邀請。

  牛鈺覺得,美不應該被定義。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側面,而攝影師應該擁有發現美的眼睛,她想成為這樣的攝影師。

  牛鈺開始自學人像攝影技術,想讓鏡頭中的每個人都展現獨一無二的美。

  深入學習後,牛鈺發現自己愛上了攝影師這個行當。畢業後,她以此為求職目標,面試了十幾家影樓和工作室,無一例外失敗了。

  肢體不便,是用人單位給出的最多的拒絕理由。

  拍攝過程中,有時需要用沉重的長焦鏡頭。如果只用一隻手拿相機,牛鈺的身體會不平衡。如果將鏡頭挂在脖子上,負重會加劇她的身體負擔。有時,理想的構圖只能通過或蹲或臥達到效果,這對她更是挑戰。

  儘管困難重重,但牛鈺不想放棄。她不想被那些質疑的聲音所干擾:“就像馬拉松一樣,再堅持一下,也許自己會比想象中更強大。”

  “經歷大地震之後,我覺得生命中有太多不確定性。”牛鈺説:“世界每天都在變化,所以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嘗試。”

  她的努力,如今已開花結果。

  現在的牛鈺是一名自由攝影師。通過攝影,她結識了許多人,幫助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這個過程讓她格外快樂。

  有不少與她相似的“特殊朋友”常主動找來,希望在她的鏡頭下展現出陽光自信的一面。

  這些人也許肢體殘疾,也許患有聾啞,也許皮膚大面積燒傷……而牛鈺發現,為他們拍攝的過程,也是互相治愈的過程。

  “這個世界真的很溫柔。”這是牛鈺接觸攝影前從未有過的感受。

  把力量帶給更多人

  2021年10月,牛鈺接到了一個運動品牌的電話。對方認為她的經歷與品牌理念相符,邀請她參加當月的上海時裝周走秀。

  牛鈺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震驚,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運動品牌。

  對方&&,雖然肢體有缺陷,但牛鈺擁有熱愛運動的靈魂。她不能自由奔跑,還堅持做肢體訓練,防止肌肉萎縮,這是真正的運動精神。

  就這樣,牛鈺成為上海時裝周開辦以來首位肢殘模特。

  走上T&前,看到身邊挺拔漂亮的其他模特,毫無走秀經驗的牛鈺特別緊張,胡亂翻着手機,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

  忽然,一條2年前的私信再次映入眼簾,喚起了她的回憶。

  在這條私信中,一位女孩告訴牛鈺,自己曾經是一名模特,卻因車禍被迫截肢。她並未就此放棄模特夢。在她看來,肢體雖然不完美,卻依然可以很漂亮。

  牛鈺備受鼓舞。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好像不是代表一個人,而是代表了整個殘疾人群體:“我要站在T&上,而且還要走得很漂亮。”

  牛鈺希望自己的經歷能為更多殘疾人,甚至是健全人帶去力量。

  今年9月,牛鈺的第一本書即將出版。她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從廢墟中走出的故事,她希望讀者能通過這些故事獲得更多前行的動力。

  “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坦然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期待着生活中的驚喜,溫柔地愛與被愛,做一個普通但很有力量的人。”今年5月12日,牛鈺在社交媒體上這樣寫道。

  未來,她還將繼續邁開鋼腿,走在春暖花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