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這道人生選擇題

2022-07-04 14:36:20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27期

 

文 | 柯高陽

  又是一年升學季。高考過後,各地考生陸續啟動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大學是人生夢想加油站,很多時候也關聯著未來職業生涯。填報志願的過程,不僅是選擇心儀的大學和專業,也是對職業道路的一次重要規劃。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高考志願是青年學生面對的一道“人生選擇題”。

  理想與現實、興趣與就業……誰前誰後,孰輕孰重?填報志願時,數千萬考生和家長絞盡腦汁、費盡思量。網絡上的“填報指南”“攻略寶典”不可勝數,大多介紹一些報考技巧,推薦最具“性價比”的學校和專業。但要真正答好這道“人生選擇題”,有一個要素不可或缺,這就是將個人興趣與國家和時代需求相結合。

  1835年夏天,17歲的馬克思即將從中學畢業,面臨著升學和就業的選擇。他在自己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道:“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馬克思也是這麼實踐的,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人類的幸福放到一起考慮,開啟了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

  一個人的專業選擇如果能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個人價值就會成倍放大。上世紀30年代,錢偉長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毅然選擇物理專業,致力于科學救國,成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鐘南山高三畢業時在父親“學醫可以一輩子治病救人”的建議下,報考了北京醫學院。

  事實證明,個人的人生坐標與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相吻合,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就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的事業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具體來説,就是爭取將個人興趣和國家需求相結合,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事業大需求。在確定專業定位、就業取向時,要胸懷遠大,從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方位中找準自身定位,從國家戰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布局、各行各業發展建設的中遠期目標中洞悉時代機遇,以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符合産業發展方向、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眼光去選擇自己的未來方向。

  這樣的選擇並非遙不可及。例如,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經貿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等活動,語言類、經貿類、建設類、交通運輸類等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必然增長;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護理、營養學、社會工作等所謂的“冷門”專業,未來將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高校院係專業調整也可視為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晴雨表”。近年來,許多高校不斷加強對招生專業結構的前瞻布局、推陳出新,主動呼應國家、社會對關鍵産業與高層次人才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今年,重慶大學等高校開設了碳儲科學與工程專業,緊貼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培養當前急需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人才;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新增的31個本科專業中,人工智慧、智能制造等“新工科”專業成為高校專業調整的重要方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學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不斷上升,不少醫學院校擴大招生人數……這些都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人才需求方向,也正在成為高考學子的志願選擇。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就那麼幾步。志願填報作為青春歲月裏的一道“人生選擇題”,就是這緊要的幾步之一。擇心之所屬、立利國之業,將“小我”融入“大我”,涓滴匯聚成汪洋,青春必將在時代的浪潮裏奔涌向前,在夢想的星空中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