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峽:對接重大戰略助力海西發展

2022-06-14 10:45:10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24期

  

中建海峽在這裡落地項目超過30個,見證了荒涼之地到高樓林立的華麗蛻變

  文 |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林向武

  

  驅車行駛在福州東湖路上,初夏的清風掠過湖面,帶來陣陣涼爽。路的一側,矗立着數字中國會展中心、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等一幢幢造型優美的建築。不遠處,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昭示着這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新城。這裡是長樂濱海新城,福州未來的城市副中心。

  2017年以來,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這裡落地項目超過30個,創造産值超過200億元,見證了荒涼之地到高樓林立的華麗蛻變。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建海峽扛起時代重任,堅持規劃先行、戰略引領,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區域全方位發展的使命擔當。

  對接重大戰略 深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建設綜合企業集團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在海西區域設立的首家區域總部實體運營公司,中建海峽於2012年正式組建。10年來,公司圍繞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企業發展全過程;秉承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使命,依託公司前身扎根福建近40年的深厚基礎,逐步成長為服務海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力量。

  着力打造區域投資&&。公司深耕區域市場,主動對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地方投資建設需求,以投資為龍頭,構建“投建營”一體化發展優勢,先後與福建省及福州市等省市政府深化合作,簽訂超千億元的政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形成了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良好態勢。通過融投資帶動工程總承包等模式,公司先後投資建設了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木蘭大道PPP項目、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福建地標級項目,累計在福建省內落地投資額1100億元,實現了從單一建造商向投資商、建設商、運營商三位一體的轉變。

  優質履約築牢發展基礎。公司聚力打造“快速建造”“精益建造”核心競爭力,在全省重大基礎設施、重大公共設施、重大民生工程等領域快速響應、精準服務,高效推動項目落地: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性會址項目、莆田市會展中心先後刷新“海峽速度”;中建集團首條跨海盾構施工隧道廈門地鐵6號線順利貫通,填補了福建省內相關技術空白;數字中國會展中心成功承辦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助力福建智聯世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司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産兩手抓、兩手硬,堅決履行好央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

  深化國企改革先行先試。公司積極深化央地合作,通過創新央地股權合作模式,成功打造“莆田中建”樣板&&,累計落地項目超過200億元,成為中央企業與地方國企融合發展的嶄新樣板。

中建海峽投資建設的福州城市地標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推動綠色發展 擦亮清新福建特色名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生態省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建海峽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深度聚焦智能建造、綠色建築産品、低碳城市發展,助力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將清新福建的名片擦得更亮。

  加快推進建築産業現代化。公司緊跟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趨勢,在福州閩清率先打造福建省首個集裝配式建築産、學、研、用為一體的國家級綠色建築科技産業園示範基地。先後參與“十三五”國家建築工業化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主持研究多項福建省科技重大課題,主編省內多項裝配式建築相關關鍵性地方標準,並聯合省內高校培養産業工人,引領區域裝配式建築發展。中建海峽PS構件廠、PC構件廠建成投産以來,協同公司承接裝配式項目約300萬平方米,類型涵蓋住宅、辦公、醫療等全品類建築類別,為省內發展建築工業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2021年,中建海峽裝配式建築産業基地預製混凝土構件生産線還成功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品部件智能生産線典型案例,成為當年福建省唯一入選案例。

  積極布局綠色發展新賽道。公司在大力推進綠色施工、超低能耗建築、零碳建築研究的同時,還聚焦城市更新、生態環保和新能源三大領域,不斷培育形成新業態。近年來,公司先後參與多項水域治理、景觀提升、污水整治等工程,用實際行動助力打造良好生態環境。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項目全面展現了長汀數十年來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入選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平潭竹嶼灣生態整治與修復項目打造了面積達548畝的海岸生態環境,成為國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代表項目;湄洲灣“藍灣綠城”景觀綠化提升工程項目通過“補綠復綠”的方法,擴大當地綠化面積、提高綠植成活率,助力了環島石漠化生態修復工作。

  數字化轉型引領行業變革。中建海峽以獲評“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為契機,全面加強科研要素投入,在數字設計、智能製造、智慧建造、智能運維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以數字化降低建築業能耗,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當前公司正在推進中建海峽科創研究院組建工作,力求打造新的科創&&,加速聚集優質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發揮數字技術對管理效能提升、綠色環保發展的倍增器作用,引領區域建築業創新發展。

  助力民生改善 打造宜居宜業共享家園

  近年來,中建海峽在參與城鄉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恪守“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公司核心價值觀,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品質服務提升城市面貌。公司重點聚焦舊城改造、安置房建設、學校和醫療等公建類項目,以優質工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長樂濱海綜合醫院如期開診,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有全國一流的專家資源和優質高端的醫療服務;“福州最美學校”清華附中福州學校順利開學,極大緩解了福州三江口周邊的入學壓力;“福州第一長”104國道連晉段改線工程順利通車,連江、瑯岐通往福州主城區的20分鐘生活圈建成,大大方便了周邊群眾出行……

  匠心傳承守護文化記憶。公司以承建福州文化地標三坊七巷修繕工程為起點,先後承接了古建築修復項目近二十個,全力保護城市文脈。從近代水師發源地馬尾船政衙門及船政學堂到千年古鎮閩安古鎮,從莆仙文化發源地的莆田興化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到閩南紅磚與騎樓交相輝映的漳州龍海市後港片區舊城風貌修繕改造工程,一座座古建築、一個個歷史文化街區重煥光彩。公司還注重文化培育與知識交流,先後舉辦兩屆“古建築保護論壇”,組織編著的《三坊七巷修繕技藝》一書成為國內首部完整闡述三坊七巷修繕技藝的書籍,對福建省後續的古建築施工保護具有良好的參考價值。

  産業幫扶帶動鄉村振興。從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公司始終堅守央企政治擔當,以推進産業、就業、教育、消費和黨建幫扶為抓手,為鄉村振興貢獻中建海峽方案。立足當地特色産業,從資金投入、方案設計、施工建設、採購幫銷等方面幫助三明市清流縣嵩溪鎮陽坊村打造豆腐皮産業項目,激發了當地産業發展活力;中央確定中建集團對口支援長汀縣等原中央蘇區以來,公司靠前服務,率先將法人子企業遷入長汀,積極吸納當地優質供應商、分包隊伍,助力革命老區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