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設計的潮玩,帶文物“走”出博物館
喚醒沉睡的文物
➤許多三星堆文物受到嚴格保護,不能“出國旅游”,但三星堆潮玩可以
➤潮玩既是玩具也是藝術品,當設計師將自己的思想注入潮玩時,它便被賦予了靈魂
➤“讓下一代隨手摸到的就是沉澱千年的文化。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常清潭 實習生 黃長江 劉舟
矗立四千多年的青銅大立人終於“坐下”休息,戴着青銅面具的人偶“演”起變臉的絕活……這些離奇可愛的場景,在潮玩設計師曾舟的手中一一實現。
通過潮玩讓博物館裏沉睡的文物“走”出來,曾舟正在用年輕人的方式將傳統文化帶到更多人身邊。
因三星堆圓夢
“我小時候的夢想是能一直玩玩具。”曾舟沒想到,那個曾經對玩具無法割捨的小男孩,長大後成了一名潮玩設計師,將愛好變成了事業。
上幼兒園時就開始學畫畫,大學也選擇了動畫游戲相關專業,畢業後,曾舟進入一家游戲公司擔任角色概念設計師。雖然踏進了游戲行業,但他仍覺得,現實與夢想之間隔着一層薄霧。
曾舟希望能將自己的創意在作品上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但“做一款游戲需要考慮的方面比較多,個人想法不一定能充分體現”。這一橫亙在他心中多年的矛盾,直到四年前踏進三星堆博物館的大門後,終於得到化解。
那是曾舟第一次參觀三星堆博物館,在那裏他見識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商青銅神樹,領略了造型奇特的青銅人面具,也遇見了一人多高、筆直矗立着的青銅大立人像。
“他是誰?他為什麼是站立的?”這些問題縈繞在曾舟心頭。
當天夜裏,他夢見自己穿越到四千年前的古蜀國,“旁觀”青銅大立人像站在武王伐紂的軍隊中振臂高呼的情景:“感覺他很高很威嚴,好像承擔着很重的責任,無法放鬆。他這樣站了幾千年應該也累了,是不是可以坐下休息一會兒?”
有了讓青銅大立人像坐下的靈感,曾舟立刻投入了創作: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就是青銅面具,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職位和身份,於是他為自己設計的坐姿大立人像戴上了不同的面具,賦予他們不同身份。
“《山海經》裏有一個傳説——神樹上有十隻鳥輪流載着太陽從東到西,掌管太陽的起落。”曾舟以商青銅神樹為原型設計了一組盲盒,把神樹棲鳥的形象做了卡通化處理。
談及這些設計,曾舟如數家珍,因為這一次,從創意到成品拍攝,他全過程參與,個人想法得到了充分體現。從玩玩具到做玩具,曾舟的兒時夢想一朝成真。
不同文化碰撞
“我們這代人,是看著國外的動漫、玩着國外的玩具長大的。”曾舟感慨道。他有時也會暢想,如果能讓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尤其是自己設計的玩具出現在這一代小朋友的童年中,將是多麼美妙的場景。
於是,在傳統文化與潮玩相融合的路上走得更遠,成為曾舟的第二個夢想。
在固有觀念裏,潮玩的屬性或許與傳統文化的莊重威嚴是相悖的,但曾舟覺得,這種壁壘從未存在,潮玩也可以成為大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文物的載體,只是將古老的傳統文化換一種俏皮的方式表達。
在曾舟的影響下,身邊的朋友們開始主動走進三星堆博物館,去看他設計的那些姿態各異的作品,到底有着怎樣的神奇原型。曾舟兩歲多的女兒也對那些千奇百怪的造型有了印象,當大人指着展櫃裏的青銅大立人像問她這是什麼的時候,她會笑着回答:“這是堆堆。”
這一切都讓曾舟無比感動,讓更多人了解文物和它們背後的文化,這就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但有一個問題仍舊困擾着他:“如何讓父母那一輩人接受,這是難點。”
為了平衡不同年齡群體消費者的需求,曾舟在設計風格上會有所取捨——在充分卡通化的同時,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和歷史厚重感。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三星堆潮玩成為老少皆宜的作品。
曾舟還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代替三星堆文物走出國門。由於太過珍貴,加上運輸過程中容易受損,許多三星堆文物受到嚴格保護,不能“出國旅游”,但三星堆潮玩可以。
曾舟希望,未來他設計的潮玩可以走向海外,向外國友人們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曾舟設計的大立人潮玩 黃長江攝
在快時代做慢東西
“做潮玩,耐心和堅持很重要。”在曾舟眼中,潮玩既是玩具也是藝術品,當設計師將自己的思想注入潮玩時,它便被賦予了靈魂。
目前國內的潮玩市場還處於萌芽階段,一些年輕人會被潮玩這一新穎概念所吸引,但對産品做工和內涵價值的要求並不高。這也導致部分出品方為了快速佔領市場,推出了一系列同質化嚴重的潮玩。
但曾舟想做的不是這樣的流水線産品,而是富有力量、能與消費者共鳴的作品。在他看來,一些通過外包設計師、簡單地3D建模後就生産出來的産品,失去了內涵和價值,“好作品還是需要時間慢慢打磨”。
在以成都博物館的鎮水石犀為原型設計潮玩時,曾舟就花了很長時間思考消費者到底需要怎樣的産品。
他認為,潮玩一定要跟人們實現情感上的共鳴才有價值,如果能將成都人生活中常見的元素化用在潮玩裏,或許能産生不錯的效果。於是他將成都市花芙蓉花、市樹銀杏樹以及川劇特技變臉等元素融入了産品設計。
“讓下一代隨手摸到的就是沉澱千年的文化。”曾舟正通過自己的設計,讓傳承千年的文明變成流行的文化,“圈粉”更多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