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選擇“打零工”、直播間裏刷工作……年輕人憧憬靈活就業

2022-05-05 09:22:03 來源: 瞭望 2022年第18期

 

2022年2月8日,網絡主播在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直播招聘會上介紹企業招聘需求 唐克攝 / 本刊

因為企業附近沒有奶茶賣,費心費力招來的年輕人工作半年走了一大半。看似“奇葩”的辭職理由背後折射了什麼?

直播不僅能帶貨,而且能帶崗!年輕人找工作社交化怎麼看?

“零工化”、社交化等就業新趨勢,反映的是勞動者對就業崗位的新憧憬,對工作環境的新需求和對職業發展的新期待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楊紹功 朱程 潘曄

  當不少大學生還在利用寒暑假刷“大廠”實習經歷、為就業增加籌碼時,職高畢業、工作5年的小林已經在知名電子制造企業幾進幾出。如今23歲的他,又辭職回家玩起了直播帶貨。

  小林告訴《瞭望》新聞周刊,不少同齡人把進工廠打工稱為做“廠漂”,甚至只把就業當成一種社交需要,可能隨時裸辭,並不介意用打零工的方式就業。

  年輕人的“零工化”、社交化就業新動向,讓不少制造類和建築業企業遭遇新型“用工荒”——原來只是缺技工,現在更缺年輕人、缺普工。

  記者調研發現,一面是社會整體就業壓力不斷加大,一面是年輕人就業穩定性較差,用工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不斷加深。

  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這背後是勞動者就業觀念的新變化,對工作環境的新需求和對職業發展的新期待。面對這屆“就業不將就”的年輕人,企業用工者、政府管理者等多方都在思考探索、積極引導、努力適應、不斷調整。

  “零工化”:擇業“朝三暮四”

  記者多方採訪獲悉,年輕人長期從事同一份工作的意願正在降低。

  在東部制造業大省江蘇,部分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很難招到年輕人,願意長期做工人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工人不斷換工作影響了企業轉型升級的計劃。

  小林説,他從廣西的職業高中畢業後,到江浙一帶的電子企業做了幾年流水線工人。在不同企業多次進出的他覺得,進廠工作其實也像在打零工,並且也挺正常。

  小林解釋説,電子企業用工有潮汐效應,用工高峰時招工費用翻倍,勞務中介公司拿得多分給工人的也會多些,不同批次的工人工資有差距。于是,一些年輕人就會跟他一樣,選擇工作幾個月即辭職,通過中介公司再進廠,獲得更多中介分成和加薪。

  年輕人“零工化”就業的情況也能從招聘數據得到反映。獵聘網《當代年輕職場人現狀洞察報告》顯示,“95前”(1990~1994年出生)的中高端人才平均跳槽周期為2.61年,而“95後”(1996~1999年出生)的中高端人才平均跳槽周期為1.69年。

  這是年輕就業群體跳槽頻率上升的一個切片。而頻繁跳槽的背後,不少是小林這樣的極短周期“打零工”的情況。

  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願意以更高工資招攬專業人才,但一些年輕務工者缺少相應勞動技能,又無法長期安心工作,難以滿足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因此,企業寧可少招人,也不願隨便招不合適的人。

  昆山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希望用長期工、成熟工,但現在用工普遍緊張,不得不用短期工救急。目前該公司臨時用工人數佔公司總人數10%以上,“工人隊伍不太穩定,影響生産的效率和品質,企業更容易被中介左右”。

  記者發現,過去的務工者打零工主要是因為農忙等因素,現在的年輕一代務工者打零工則多出于自主選擇。

  小林告訴記者,他從電子企業辭職時,沒太考慮“五險一金”的延續,他覺得自己還年輕,外面的機會很多。

  江蘇優仕達人才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軍説,現在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務工群體,更加關注短期收益,像送快遞這樣日結的崗位,成為不少人的選擇。“加上現在企業、政府的大量投入大大縮減了求職者的機會成本,很多年輕人敢裸辭,不愁找工作。”

  據了解,江蘇常州某大型項目,近年在政府等多方協助下從外地招來一批“90後”年輕工人,包機、包車接送,而且送大禮包、安排宿舍,但沒過半年人就走了一大半。問及辭職理由,一些年輕人説“因為附近工廠沒有奶茶賣”。

  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人力資源市場管理處)處長徐潔茹感慨地説,這些年輕人辭職的理由看似“奇葩”,心態卻很現實:“現在的年輕人不願被視作勞動力,更看重舒不舒服、開不開心。”

  社交化:流行“直播帶崗”

  來自河南的小李從來沒想過,刷直播間還能刷到工作。

  小李告訴記者,他是通過快手的“新春招工會”,在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

  “網絡直播更年輕態,能讓求職者更直觀地了解企業。”格力電器(南京)有限公司人事經理王進科説,求職者點開直播連結,可以看到企業宣傳片,聽到招聘人員詳細講解崗位需求,與招聘人員實時互動,還可以在直播視頻下方查詢崗位資訊、填寫報名表,並隨時把直播分享給朋友,讓招聘會變成朋友圈的話題。

  據了解,今年春季招聘中,許多地方和企業都擴大了線上招聘的嘗試。通過視頻社交軟件,找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社交活動。

  2月中旬,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多場網絡招聘直播活動。一名網友在直播中看到企業食堂的照片時,在評論中發出感慨:“食堂太吸引人了!”企業招聘負責人不失時機介紹起企業的後勤服務保障情況,不少觀看直播的網友紛紛表示要把這個資訊轉給朋友。

  “上世紀80年代的務工者擇業是靠老鄉帶老鄉,‘90後’‘00後’務工者也有類似之處,只不過他們的工具換成了社交軟件。”南京市江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社交網絡正在成為年輕務工者擇業的有效橋梁。

  營商環境要好,用工環境也要好

  專家認為,“零工化”、社交化等就業新趨勢,反映的是勞動者對靈活就業的新憧憬,對工作環境的新需求和對職業發展的新期待,需要用工企業和政府部門積極適應。

  “年輕人希望擁有更寬鬆、更有活力的工作環境,希望有職業晉升發展的空間。”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主任陳雲認為,企業和行業需要考慮新一代勞動者的需求,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緩解外賣、直播等新産業、新業態的“搶人效應”,避免以“零工化”為特徵的靈活就業形態,對勞動力市場的持續“抽血”。

  徐潔茹建議地方政府在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同時,也注重營造良好用工環境,讓城市和産業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有關方面可適應就業社交化的需要,通過“直播帶崗”等創新招聘方式,為藍領工人降低崗位搜尋成本,方便他們做出最有利于自身需要的選擇,這對緩解企業招工難、留人難都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