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鄒城高質量發展
鄒城市東城區新貌(2021 年 8 月 12 日攝) 劉懷豐攝
➤2021年,鄒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780億元、增長24.3%,煤電産業佔比由2016年的77.7%下降到39.3%
➤鄒城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動産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文 | 中共山東省鄒城市委書記 遠義彬
山東省鄒城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多年來煤電産業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也造成了經濟對資源的長期依賴。
近年來,鄒城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聚焦産業創新、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四個維度”,布局創新項目、推出創新舉措、開展創新試點,着力打造京滬廊道先進製造集聚區,走出産業高質量發展鄒城路徑。
2021年,鄒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780億元、增長24.3%,煤電産業佔比由2016年的77.7%下降到39.3%,“四新”經濟投資佔比由2016年的24.3%提高到59.9%,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87家,連續3年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中國創新百強縣榜單。
以延鏈補鏈強鏈深化産業創新
加快轉型發展,産業是最核心的力量。鄒城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動産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煤化産業串點連線,打通上下游。精細化工是鄒城的支柱産業,多年來培育出中國民企500強榮信集團,創造了五年營收過100億的“榮信現象”。伴隨着産業規模的擴大,以焦炭、煤焦油等産品為主的“低端陷阱”也逐步顯現。因此,鄒城把着力點放在拉長、延伸産業鏈條上,支持榮信集團新上投資18億元的10萬噸針狀焦項目,打通煤焦油向下游針狀焦發展的關鍵環節,産品價值提升5倍;同時新上投資31億元的50萬噸乙醇項目,實現由甲醇産品向下游乙醇産品的延伸,年增加銷售收入40億元。
廢舊煤礦轉型發展,催生新動能。落陵煤礦曾是山東省第一個地方現代化礦井,因資源枯竭關停。為有效盤活閒置資源,鄒城充分利用原有礦區,與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合作,投資60億元建設精密製造産業園,吸引艾坦姆流體控制閥、信發液壓等15家企業入駐,成為高端鑄造、精密製造集聚區。
機器人産業聚集成勢,搶佔制高點。自2013年以來,鄒城始終把機器人作為引領未來發展的核心産業重點培育,打造以珞石科技、達野智能為代表的機器人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和本體製造集群,以天河科技、金科星機電、兗煤黑豹為代表的礦用特種機器人研發製造集群,業務範圍覆蓋一二三産,機器人年産量近3000&,産業規模位居全國縣級城市前列。作為鏈主企業的珞石科技,擁有山東省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産基地,年産量超過2000&,自主研發的XB系列六軸工業機器人性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以內外結合深化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鄒城堅持內招外引、集聚創新資源,打通科學、技術、産業回路,以源源不斷的創新力激發動力活力。
一是苦練內力,加強原始創新。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支持泰山玻纖、艾孚特等60余家企業建立創新研究&&。在泰山玻纖建立了山東省電子玻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産品等科研項目70余項,自主研發的最細單絲直徑4微米系列超細電子玻纖,突破了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主導産品電子紗國內國際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40%、15%。
二是借助外力,實施集成創新。繪製企業需求、高校院所研發重點兩張圖譜,組織100家科技型企業與100余所高校院所開展精準産學研對接,每年實施産學研項目50個以上。榮信集團聯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展了1000噸/年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技術中試,以二氧化碳、氫氣為原料,成功産生出清潔油品,實現全球首創。
三是凝聚合力,開展協同創新。建立山東省智能過程控制技術創新中心,成立綠色化工、智能機器人等3個省級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依託高校院所資源,形成協同創新體系,累計引進兩院院士15人,引育國家重點人才16人、泰山人才23人。艾孚特公司與韓布興院士合作研發的四氮唑乙酸水相合成新工藝,實現該類産品的規模化生産,解決了制約我國頭孢類基本藥物“卡脖子”難題。
以智能升級深化業態創新
鄒城把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作為發展的關鍵增量,大力推進機器換人、生産換線、設備換芯,拓展更多新場景,催生更多新業態,加速駛入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新賽道。
大力推進機器換人。為解決用工成本上漲造成的企業“招工難、用工荒”,鄒城着力加快機器換人步伐,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艾坦姆合金公司引進國際領先的庫卡機器人生産系統,企業生産機器人替代人工率達到100%,廠區車間配備20&AGV無人搬運車,使用勞動力減少23%,工作效率提升45%。
大力推進生産換線。支持企業實施生産線智能化改造,實現工藝、生産、質量、設備、能耗等智能管理和優化。為解決安泰鑄造公司高端液壓零部件製造效率低、質量不穩定等問題,積極幫助企業引進先進數控加工設備,打造自動化殼型鑄造生産線,實現鐵水轉運、電爐給料等生産全流程自動化,公司80%自産鑄件實現深加工,産品附加值增加60%以上。
大力推進設備換芯。支持企業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系統和大型設備,提升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實現由“製造”向“智造”的轉變。比如,容大電氣公司引進“HPC-8040D型全自動套號碼管端子壓着機”,實現線纜從切線、剝皮、壓接到套線號管全過程自動化操作,原來需要10余名工人的接線環節,現在1個工人即可完成操作,産品合格率達到100%,整體生産效率提升30%。
以高質服務深化模式創新
鄒城把準企業關切、緊盯企業需求,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增強經濟發展軟實力。2021年,在山東省營商環境評價中鄒城獲得優異等次。
一是創新園區要素供給新模式。面對當前資源能源要素趨緊的大形勢,積極創新供給模式,盤活閒置廠房18萬平方米,引入社會資本開發“工業地産”、建設標準廠房15萬平方米,減少企業一次性投入成本;實施鄒西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程,五年新增工業用水6000萬立方米以上,保障能力提升一倍,吸引投資10億元的燕京啤酒100萬噸生産基地落地。
二是創新“雲上寵企”服務新模式。創新“雲上看、雲上報、雲上簽、雲上選、雲上免、雲上發、雲上享”七位一體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全流程服務,變企業跑腿為信息跑路,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率達到98.5%以上,實現了清單事項動態管理、全過程公開,審批事項一表申請、一網通辦、一次辦結,所有行業經營登記自助申報,以及市場准入零費用、電子照章多場景互認和惠企政策全部免申即享。
三是創新“全員幫辦”助企新模式。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圍繞88家攀登企業,組建27個助企攀登領導小組,市級領導、駐企幹部、産業專班組成了116人的&&服務團隊,創新日曬工作、會商推進、一線辦公、效能考核等機制,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2021年,共梳理解決各類問題105項,幫助企業融資14億元,兌現獎補資金7000余萬元,解決人才需求1100人,攀登企業營收增速高於同行業3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