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蘋果,價差30倍”,打造全球知名農産品品牌迫在眉睫

2021-09-27 10:54:07 來源: 瞭望 2021年第39期

  

在泰國一家大型超市的進口水果區,中國的洛川蘋果是15元一公斤,而旁邊的日本青森蘋果是150元一個,折合約30倍價差

中國大櫻桃在種植技術與果品品質上,已呈現世界級水準。但智利車厘子高檔的每公斤能賣上百元,被當作水果中的高端産品。山東大櫻桃好的每公斤只賣六七十元

中國有數千年的農耕文明,特色農産品種類繁多。中國農産品高端品牌的塑造可以挖掘其文化內涵,打造成傳揚中國文化的生動載體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吳濤 李淩婭 許舜達 劉彤

  “在泰國一家大型超市的進口水果區,中國的洛川蘋果是15元一公斤,而旁邊的日本青森蘋果是150元一個,折合約30倍價差。”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説,這讓他深感中國農産品知名品牌缺失之痛。

  以廣東為例,農産品出口額連續多年佔全國農産品出口總額10%以上,出口市場包括亞洲、歐美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推動菠蘿、荔枝、火龍果和獼猴桃等逆勢走出去。但“嶺南佳果”行銷世界多年,依然沒有一個響亮的農産品品牌。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我國仍是農業大國、農産品品牌小國。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給農業高品質發展帶來新機遇,無論是滿足國內對優質農産品的消費需求,還是提升中國農業整體競爭力,都離不開品牌建設。

  受訪人士建議,深入研究借鑒國外農産品品牌培育經驗,培養出一批類似“智利車厘子”“巴西牛油果”“美國新奇士”的中國特色農産品知名品牌,既帶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又為傳承農耕文明、彰顯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撐。

  “三有三無”背後的品牌弱勢

  “洛川蘋果在國內已算知名品牌,在國際上仍顯弱勢。在國際上,中國缺乏知名的農産品品牌。”韓一軍説。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農産品品牌弱勢可概括為“三有三無”特徵。

  有價位無地位。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雲説,中國大櫻桃産業尤其是山東櫻桃在種植技術與果品品質上,已呈現世界級水準。但從價格上看,智利車厘子主要分為J/JJ/JJJ三個級別,最低檔的價格也要每公斤六七十元,高檔的則是每公斤上百元。而山東大櫻桃在國內已是不便宜的水果,好的也才每公斤六七十元。從定位看,智利車厘子被當作水果中的高端産品,而山東大櫻桃在消費者心中只能算是地方土特産。

  除了櫻桃之外,國産的柑橘、葡萄、菠蘿等水果也存在類似情況。

  有商標無品牌。我國出口農産品很多,能叫得響的品牌少。2020年我國農産品貿易額為2468.3億美元,其中出口760.3億美元。在出口農産品中,佔比最大的是水産品及制成品,其次是蔬菜,水果第三。

  “農産品外貿規模不小,出口的産品成百上千,也各有各的商標,但品牌力量較薄弱。”胡曉雲説。

  有産品歷史無消費文化。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沒有匹配的現代消費文化。廣東一家茶葉企業負責人説,我國茶葉與咖啡、可樂並列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品。中國茶葉有遠超咖啡和可樂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在國際上沒有形成獨特的消費文化共識。

  在胡曉雲看來,西湖龍井等不少國內頂級農産品品牌,跨越國家地理邊界的意願不足,能力滯後。有産品規模不大、標準化程度不夠、品牌傳播影響力不足等因素;也有這些頂級品牌産量小,對國內市場來説已經稀缺,缺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動力的原因。“國際國內的茶葉貿易出現價格倒挂。同一品牌的茶,國內市場貴,國際市場便宜。”胡曉雲説。

  抓緊塑造農産品品牌

  面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等多重新形勢,我國農産品出口品牌建設的緊迫性、必要性和必然性進一步凸顯。

  必然性。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農業品牌打造。2017年首次設立了“中國品牌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品種創新、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的“三品一標”結構調整方向。

  一些地方已初步培育出成型的區域公共品牌,並産生了肉眼可見的帶動效應。廣東近幾年通過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等方式,培育出徐聞菠蘿、茂名荔枝、新會陳皮、梅州柚子等區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一批幾十億元的産業。陜西培育出延安蘋果、周至獼猴桃等一批品牌。此外,浙江楊梅也展現出品牌競爭力。

  “前不久我參加海南的一個農業論壇,會上幾乎所有的專家,不管是搞土壤的、搞品種的、搞氣候的,都在談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建設已經成了從政府到企業到農民個體的共識,我國農業已經到了全力塑造品牌的必然階段。”韓一軍説。

  緊迫性。隨著對外開放的繼續擴大,我國農産品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比如隨著2020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大量國外農産品可以進入中國,帶來利好也帶來挑戰。

  以荔枝為例,廣東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産區,今年投産面積近400萬畝、産量近150萬噸。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介紹,因為歷史性豐産和上市期遭遇疫情影響物流,荔枝銷售遭遇困難,同時又遇到越南荔枝出口中國的新競爭。

  農産品品牌建設非朝夕之功,在“十四五”時期初步建成有影響力的品牌,時間已很緊張。韓一軍告訴記者,像日本的和牛、韓國的韓牛、智利的車厘子進入中國花了巨資,有的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培育市場。智利車厘子在中國發展是2005年中國智利簽訂自貿協定後,持續多年才培育出來的。

  必要性。新發展階段,農業産業須構建適合自身的國內國際雙迴圈體係,這一目標的核心在于農業産業的競爭力,品牌是重要支撐。

  以往與智利、澳洲進行錯季競爭的中國大櫻桃,現在面臨與美國、土耳其等同季産區的競爭。與此同時,進口水果的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在下降,有些品種物流速度甚至不輸于國産水果。胡曉雲説,進口水果對我國農産品的衝擊體現為三個“上升”,即消費者消費興趣、商家追捧熱度和進口勢力不斷上升。

  當前,消費者對農産品的消費需求已發生巨大變化,從過去單純追求産品的外觀、口感,逐漸過渡到關注産品的品牌及其背後彰顯的價值追求。

  打造中國全球知名品牌

  業內人士建議,充分借鑒海外農産品品牌培育經驗,挖掘文化內涵,打造中國特色農産品的全球知名品牌。

  政府抓住重點。農産品品牌分為國家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後兩者的經營是市場行為,政府部門需要重點投入力量進行區域公用品牌和國家品牌培育。

  業內人士認為,培育國家品牌要重視深度培育産業鏈和消費者。韓一軍説,澳大利亞在中國推銷其羊毛時,會定期請消費者評價,召開研討會,培訓加工企業,並邀請中國專家做羊毛産業鏈調研,做法值得借鑒。對于區域公用品牌則要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科學制定品牌培育戰略,不盲目追求品牌數量。

  行業形成合力。廣東中荔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耀華説,智利車厘子在中國市場暢銷,智利水果出口商協會下屬的智利櫻桃協會功不可沒。陜西蘋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細訓建議,以打造“中國蘋果”品牌為目標,建設“蘋果集散中心”,驅動蘋果種植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受訪專家建議,我國農産品相關行業也可通過“集團軍”作戰構建農産品國家品牌,並同以産地為基礎的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品牌、商品品牌協同作戰,形成具有不同資源融合、不同市場針對性的品牌方陣。

  講好中國故事。不同于工業産品,農産品具有悠久的歷史沉淀和區域地理特性,天然具有文化、歷史的內涵。胡曉雲説,比如法國波爾多紅酒和日本神戶牛肉,不僅有經濟、商業價值,還在全球享有極高的美譽度,成為本國的特色文化符號,為塑造良好國家形象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化是品牌的靈魂。韓一軍説,中國有數千年的農耕文明,特色農産品種類繁多。塑造中國農産品高端品牌可挖掘其文化內涵,形成中國農産品特有的消費文化,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生動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