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處姜處長認為,搶注“劉老根”商標的熱潮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們品牌意識的增強,但同時也想提醒商家,搶注“名牌”不應盲從。品牌是有其特定領域性的,不能隨意延伸。試想,把一個油漆塗料的品牌使用在礦泉水上,即使這個塗料的牌子再響,也不會有太好的市場。質量是名牌取勝的原因和重要基礎,質量不過關,百姓不認可,名牌也照樣會被市場淘汰。所以搶注“劉老根”的成功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注重産品質量和積極完善商品自身才是取得勝利的硬道理。
瀋陽傑瑞諮詢管理有限公司劉東海説:“盲目跟風很難打造成功的品牌,在這方面要理性為好。”他認為,在這個“過度傳播”的社會裏,一方面要抓住任何機會打造品牌,另一方面則要注意不能盲目跟風。“品牌是個性化、有連帶性的,如果在市場有十個不同種類的商品都叫‘劉老根’的話,這十個都好不到哪去,因為一個出了問題,整體都得遭殃。
國家商標總局綜合處劉處長説:“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目前有大量的‘劉老根’商標申請了不用,想用的單位又不能再註冊,造成了浪費。”“申請註冊商標最少也要花2000多元費用,許多企業註冊了沒用,只是想有朝一日高價轉讓出去。可是,轉讓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樣實際上是一種資源浪費。因此我提醒廣大商家,不要盲目註冊‘劉老根’。商標其實只是個無形資産,它如果剝離了‘實體經濟’,其結果往往是除了引來關注,並沒有使企業利潤實實在在地增長。類似的是商標‘傍名牌’現象並不可取。註冊—個和名牌産品差不多的商標,當然可以獲得介入市場的良機,但是,如果沒有企業的創新、産品和服務為支撐,‘傍名牌’的結果非但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有可能引來糾紛和爭議。”
對於這場硝煙尚未散去的商標搶注大戰,經濟學家是怎麼看的呢?“能夠有意識地搶注‘劉老根’商標,從經濟的角度看是一件好事!”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教授、遼寧省情研究所所長梁啟東如是説。梁啟東所長認為,有眾多企業搶注“劉老根”這個商標,首先反映了企業的商標意識比以前有了加強。“許多人認為‘搶注’是個貶義詞,在我看來,它應該是個中性詞,它體現了僅僅是一種競爭,本身不具有褒貶色彩。”梁所長認為,趙本山之所以失去了許多“劉老根”商標的擁有權,其實是他自己缺乏商業敏感性,是自身失誤造成的,怨不得別人,“許多企業的經理人和趙本山一樣,往往會把最顯而易見的無形資産失掉,這其實是很沉痛的經驗教訓。”
梁啟東所長説,市場經濟逐漸加強,不但帶動了企業重視商標的註冊和保護,連個人也開始介入商標的投資。“我這裡可以講一個例子,‘小康社會’這個詞經黨的十六大提出後,一個姓周的農民將其註冊為商標,不但具有時代意義,而且還有其他商標所不能達到的知名度。現在有人出價10萬讓他轉讓‘小康社會’的酒類商標,被他謝絕。”正是在這種‘商標熱’的社會經濟氛圍帶動下,才使‘劉老根’商標註冊火爆。”梁啟東所長認為,以往我們國家處在短缺經濟時代,而現在則是處在過剩經濟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徵是用戶制定規則。而現在用戶的要求就是,一個商家不光要有好的産品,還要有好的品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擁有一個知名的商標,對任何的企業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個知名的商標,體現了企業的質量、服務、規模和效益,也集中體現了社會消費者的需求、認可、投入和期待,當今一個馳名的商標,就是一種巨大的無形資産,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和增強競爭力”
商家青睞“劉老根”的原因可能各種各樣,但有一點相同的是,他們都無一例外地看中了“劉老根”所能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就“劉老根”品牌到底能值多少錢,記者採訪了幾家無形資産評估事務所。瀋陽維實信資産評估有限公司評估部王女士説,“劉老根”品牌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無形資産。但目前國內的品牌評定都是以産品為主,而涉及到個人的品牌價值卻是沒有定論的。
據報道,去年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評比中,海爾以489億美元排名第一,其次是紅塔山(460億美元)、長虹(266億美元)等。
中國的明星品牌排名會是怎樣的?還沒有人知道。但文娛圈裏一個公認的事實是:還沒發現目前哪個國內明星大腕能夠火過趙本山的。
專業人士指出,品牌作為一種資産,其價值衡量和構成有五個方面。一是品牌作為一種資産,其價值衡量和構成有五個方面:一是該品牌名稱可以給價格帶來多少的額外價值;二是品牌名稱對顧客的選擇喜好會産生多大的影響;三是品牌被取代要付出的代價;四是取決於該品牌的股票價格;最後,則着重於該品牌創造利潤的能力大小。品牌的價值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所以,衡量其標準的手段也會有多種多樣。
瀋陽華橫資産評估事務所張先生説,無形資産評估的程序其實是很複雜的。對“劉老根”這樣的新生品牌,暫時無法評估其價值。像可口可樂這樣享譽百年的國際大品牌,也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積澱之後才會做這樣的評估的。不過,如果劉老根真的估價的話,因為無從計算全國到底有多少生産“劉老根”産品的廠家以及産品銷售和廣告投入等情況,大概估算一下,“劉老根”的品牌價值應該在1000萬元之上。
在採訪中,不少專家學者都談到,劉老根形象如果進入電影、音像、商業體育、流行服飾、卡通漫畫這些領域,都有利潤上億元甚至幾十億、上百億的巨大規模。但正是這種兼有文化和經濟兩種性能的特殊品格,使得商業文化比起傳統的文化形式,就更容易進入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這不能不説商業文化對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社會結構、意識形態都産生巨大的影響。趙本山讓鐵嶺在全國家喻戶曉,這就是商業文化的魅力所在。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趙礬老師説:“劉老根”這個藝術形象現在已經家喻戶曉,無論是在文化界還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享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對商家來説,一旦擁有了“劉老根”這個品牌,就意味着有了打開市場的金鑰匙。可以説,趙本山的電視劇為“劉老根”産品迅速打開市場提供了一條捷徑。“劉老根”這個人物形象在全國觀眾心目中贏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信任度,正在成長為一種商業信譽,趙本山和“劉老根”正
成為東北商業文化的領頭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