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能否回顧一下工商銀行大連分行這幾年的改革歷程?
答:面對市場的挑戰,大連分行這幾年走的是一條不斷解放思想、不斷戰勝自我的道路。我們以改革統攬全局,不斷更新觀念,改革體制,再造流程,創新服務,逐步融入市場,與國際接軌,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轉型和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其間,我們先後召開了四次改革發展研討會,經過充分的討論,統一了全行思想,凝聚了力量,明確了目標,奠定了思想和現實基礎。
我們的改革首先要調準角度,就是把一切經營活動轉到市場這個導向上來,牢牢樹立市場的觀念,並以此來設置機構、配置資源,實現集約化經營。按照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我們進行了內設機構重組,
把後勤服務機構從經營主體分離出去,分行內設機構由原來的23個降到18個,支行內設機構由167個減少到77個,將大批二線人員充實到市場一線,大大增強了營銷力量;調整了網點數量與布局,轉變以往只重數量忽視效益的“鋪攤子”做法,按收縮性調整與發展性調整並舉的原則撤並了73個低效營業網點,在優勢區增設38個網點,還對部分網點進行了遷移調整,網點功能得到提升,綜合效益大幅提高。
二是進行組織人事制度改革。改革用工制度, 推行行員等級制,實行全員競聘上崗,三年中減員分流2043人;完善了管理人員和重要崗位人員公開競聘上崗制度和退出機制,打破官本位和論資排輩的痼疾,增強了幹部員工的競爭意識,穩定、激勵了員工隊伍,整體上提高了員工的職業素質。同時,我們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推出了分配製度改革措施,完善了激勵機制,從總體上提高了員工收入,形成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水平。
三是進行了業務流程再造和業務創新。打破以産品、按部門設立的業務流程模式,按照規範化、標準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圍繞着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整合再造,並實行綜合櫃員制改革,提高了營運水平和適應市場的能力;加大創新力度,把新型業務作為發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長點,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收益率並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新型業務。同時,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
全面啟動以“嚴格、規範、謹慎、誠信、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十字”行風建設工程,以規章制度管理人,以事業和理想激勵人,以企業文化培育和感召人,
增強發展後勁,實現管理的“人格化”。
改革使我們走出困境,帶來了經營業績的長足進展:封閉利潤由1999年的-1.4億元,2000年的1.6億元,2001年的1.9億元,躍升到2002年的3.28億元,三年邁了三大步,人均創利水平由1999年的-3.1萬元提高到2002年的9.59萬元。不斷提高的盈利水平增強了我行的財務承受能力,為解決資産質量問題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到2002年末,不良資産率達到20.9%,比1999年下降13.5個百分點,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以來新增貸款不良率分別為0.79%、0.17%、0.03%和0。目前我們已經總體上進入了質量、效益、規模穩定協調發展的新階段,具有了適應各種市場環境和形勢變化的自我發展能力。
|
 |
蔡軍行長在接受採訪
|
|
工行大連分行的改革發展研討會
|
 |
工行大連分行服務熱線業務繁忙
|
 |
蔡軍行長到大商所進行調研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