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瀋陽10月23日電(譚長俊 尤立峰)“一匹馬,一匹將沉的馬,將沒頂於泥沼的馬,在掙扎,在徒勞地掙扎,加速死亡地掙扎啊……”詩作《沉馬》的故事講到動情處,台下聽眾爆發出熱烈掌聲。近日,著名軍旅作家、詩人胡世宗在遼寧省軍區瀋陽第四幹休所為官兵、文職人員,以及駐地周邊單位代表講述長達兩個小時的長征故事,感人肺腑,引發心靈震撼,激發後人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202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82歲的胡世宗曾於1975年和1986年兩次重走長征路。課堂上,胡世宗面對屏幕上展示出來的一幅幅歷史照片,深情回顧自己親歷採訪到的一樁樁、一件件經典長征故事。拖着傷腿日夜追趕紅軍隊伍張铚秀的故事、小紅軍不懼砍頭感動白匪的故事、大渡河老船工帥仕高的故事、雪山上交納最後一次黨費的故事等。

在授課過程中,他還通過與聽眾問答互動的形式,增強授課效果。在講到寡婦村的故事時,情到深處,胡世宗競能一字不差背誦出他創作的詩句:“村口,有十七棵香樟。心頭,有十七座靈堂。這是著名的‘寡婦村’,村裏曾有十七位寡婦的大娘。當年他們是,十七個健壯的少婦,在嘹亮的軍號聲中,毅然送郎遠征他鄉”故事與詩作的融合,沁入心田。
胡世宗是一位從軍營成長起來的作家、詩人,他為了創作長征題材作品,一邊重走長征路上,一邊進行艱苦細緻的採訪,將所見所聞以詩和散文的形式呈現,先後創作出版了詩集《沉馬》《雪葬》,長篇散文集《鐵血洪流》《漫漫紅軍長征路》《紅軍走過的地方》《爸爸講給孩子的紅軍故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授課完畢,胡世宗將新出版的長征題材作品《延伸,我們的路》進行簽名贈送。
【糾錯】 【責任編輯: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