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路+射線”系統框架基本形成
快速路推動瀋陽城市能級躍升
頂推施工如同“螞蟻搬家”。激戰正酣的文大路跨公路橋施工便是如此。
“跨線箱梁常規採用支架拼裝工法,但文大路跨公路橋所跨越的三環繞城高速上長年川流不息,用傳統工法需佔高架2股車道。”5月15日,中鐵七局元江街跨三環項目黨支部書記朱珍椿介紹説,為減少對社會交通出行影響,最終採用橋梁頂推工法跨越線。
據介紹,頂推施工時,鋼箱梁底部安裝6組承重架,12&千斤頂先將鋼箱梁頂升托起,然後平移向前推送一個行程之後,再將主橋整體下降置於臨時墩上。“頂一點走一點,落梁、回油、再頂,一個一個循環,頂推施工如同‘螞蟻搬家’。”現場負責人介紹説。為確保下方交通正常通行,施工過程反復建模驗算,模擬頂推路線、導梁深化等,預計頂推施工工期60天,確保6月中旬前完成鋼箱梁頂推任務,為後續工程建設奠定基礎。
作為瀋陽快速路二期重點項目,元江街三環立交工程起於元江街丁香湖地鐵口,上跨三環繞城高速、於虎鐵路後,在文大西路落地,將新建橋梁13座,匝道路基填築49萬立方米,建成後將形成瀋陽西北部對外交通的快速通道。
目前,瀋陽快速路通行總里程由2011年的19公里增加至369公里,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3位,加上正在建設的快速路二期工程,瀋陽快速路里程將在未來兩年接近400公里。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堵”轉“暢”。因快速路的建設,瀋陽將渾河變為內河,成功向南發展,城市框架被完全拉開,一個“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生態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間格局浮出了水面。
目前,瀋陽市已經建成了一、二、三、四環這四條快速環線路,迎賓路高架橋、東陵路高架橋等射線快速路,向東西兩側延伸的東西快速幹道和連接南北的南北快速幹道,以及二環南移的長青街快速路、渾南大道快速路、勝利大街快速路,使瀋陽“環路+射線”的快速路系統形成基本框架。
審視一座城市的能級,看的往往就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幾大要素集聚趨勢。瀋陽是典型的組群式城市,城區之間的交通&&相對薄弱。因此,打造四通八達的快速路網,使得相鄰區域之間的物資、産業、商業、人才實現相通,謀求資源要素的流動更加便捷暢達,是城市發展追求新突破的關鍵。
隨着地鐵、軌道交通,尤其是點對點的快速路網建設,使城市的通行效率提升了,時間、空間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瀋陽的産業集聚度很高,産業鏈連接比較緊密,並且同一家公司,主營業務不同,會分成幾塊分佈在不同區域,不同區域的不同公司間&&也很密切,這就需要快速路把它們串聯起來。”相關專家介紹説。
在加快快速路建設的同時,瀋陽也正全力打造軌道上的城市,地鐵線路進入“十+環”線網時代。未來,瀋陽在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之間的轉換將更為快捷,構建綜合性國際交通樞紐城市的努力將成為現實,以交通帶動産業、以産業支撐城市,瀋陽的城市能級和品質將得到質的提升。(記者 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