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隨着一聲哨響,“雪地足球村超”在單家村熱鬧開賽。昔日稻田變“銀白賽場”,24支村民隊伍當主角,為爭奪凍秋梨、豬肘子等“大獎”,輪番上陣,角逐總冠軍。
建在瀋陽沈北新區興隆&街道單家村的“稻夢空間”景區,夏天是巨幅稻田畫,一到冬天就變成冰雪樂園,是許多游客的網紅“打卡地”。可在幾年前,單家村還是一個“空心村”,村民常年外出務工,房屋也多閒置。村民説,過去一進村,看見的不是房屋,而是比人都高的秸稈叢。
單家村外,雪地裏架起稻草巨龍綵燈。(受訪者供圖)
2019年,單家村與企業合作,將閒置的宅基地使用權依規有償流轉給企業。如今,稻田變成了景區,村民成了員工,既能“吃租子”,還能“賺票子”。
村民潘中和常年與女兒在城裏居住,房屋一直閒置。如今,他把老屋翻新,灰墻尖頂的二層小樓,房間裏既可以睡大炕,還可以聚餐燒烤,辦音樂派對。
目前,“稻夢空間”景區已改造閒置房屋10余戶,開發出民宿、餐飲、洗浴、畫館、民俗館等多樣化文旅形態,年接待游客約50萬人次,參與旅游項目的村民年均增收2萬元。
單家村的稻糠浴館結合當地稻米文化,設計開發的米糠浴受到許多外地游客的喜愛。從小在單家村長大的可玉,大學畢業後看好家鄉的發展機遇,返鄉成了稻糠浴館的一名員工。
“今年,我們準備結合稻鄉特色,再開發幾個新項目,吸引更多人來我的家鄉。”可玉説,現在自己和父親都在景區工作,能為家鄉做貢獻,她感到既踏實又自豪。
於敏思(左)在與可玉交流稻糠浴館情況。新華社記者武江民 攝
好風景還吸引了不少“新村民”,於敏思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景區的“雪場策劃師”,於敏思經常“泡”在村子裏,挨家挨戶走訪,挖掘更多鄉村文旅發展的好點子。
2022年,於敏思在單家村裏發展了數家“老鄉驛站”。村民打掃好房屋,燒好熱炕頭,讓來往的游客免費休息,嘮嗑喝茶,感受傳統農村風情。
“單家村又熱起來,得讓産業紅利更好地惠及老百姓。”“稻夢空間”景區主要負責人趙愛軍説,今年單家村更加突出地方特色,除了雪地村超,還有錫伯族、朝鮮族特色表演,冰雪馬秀,稻草巨龍綵燈。“新的一年,我們要結合村民意願,讓更多閒置房屋煥然一新,打造不落幕的‘田野嘉年華’,讓村裏人氣越來越旺”。(記者武江民、王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