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瀋陽7月29日電(記者王瑩)充分調動政府、學校、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優質資源,構建數字工場(即高水平數字化人才培養與創新服務&&),形成“政校行企”多元協同機制……針對當前數字化人才培養在數量、結構、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數字經濟産業需求的痛難點問題,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聯合東軟教育科技集團構建並實施了基於數字工場的“政校行企”多元協同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多年來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由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名譽校長溫濤教授主持的相關項目近日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據介紹,當前在數字化人才培養方面,普遍存在實踐教學項目與實際工作場景差異度較大,學生所學非所用;傳統教學手段不完全適應數字化時代職業教育教學需求,人才培養質量難以定量評價等問題。
由此,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發揮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的産教融合優勢,建設從學生定制培養、集中實訓、頂崗實習到數字化人才輸出的完整人才生態鏈,構建了以數字工場為人才培養與創新服務&&的特色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具有能力評價導向、多元主體協同、智慧賦能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特點,在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廣東東軟學院、成都東軟學院等 3 所院校全面實施,並通過全國布局建設的13個實體數字工場,與293 所職業院校深度合作,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相關責任人&&,再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是對學校特色化辦學、教育教學改革效果及人才培養成效的高度評價及充分肯定。學校將以此次獲獎為契機,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獲獎成果的示範引領作用,在數智化時代背景下,通過深入融合的産學研用一體化育人實踐,培養基於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應用場景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數字化應用創新型人才,為“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和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