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6/25 09:20:33
來源:新華網

岫玉製品使用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

字體:

  新華網瀋陽6月25日電(記者張逸飛)在遼寧海城市孤山鎮,有一座“仙人洞”。在這座天然洞穴中,考古人員先後發掘出土了大量震驚世界的文物。這些文物還原了幾萬年前生活在海城地區古人類的生活狀態與生活場景,其中有兩件岫玉石器,將人類使用玉的時間提前到了舊石器時代。

  這處天然洞穴位於海城市孤山鎮孤山村的青雲山下。洞外不遠,一條流水潺潺的清澈河流蜿蜒而過,河床上,排布着豐富的鵝卵石。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傅仁義看來,這條河流雖然現在水量較少,但距今幾萬年前,它應該是一條水量充沛、魚群豐富的大河,因為在仙人洞內,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鵝卵石,這證明這條河流的河水應該涌進過洞裏。洞穴中出土了魚叉等文物,這也説明,捕魚曾經是生活在這裡的古人類生存方式之一。

  在眾多出土文物中,傅仁義認為重要的是一件魚叉、一件骨錐和三根骨針。傅仁義説,這件魚叉由大型哺乳動物的肢骨骨壁製成。在這件魚叉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類磨制的痕跡。這件魚叉兩側都有倒刺。也就是説,幾萬年前的小孤山人在用這件魚叉時,在戳中魚的一剎那,倒刺便可以將魚牢牢地固定在魚叉上,防止其逃脫。

  此外,讓傅仁義更加欣喜的是兩件出土於洞穴土層裏的岫玉製品“這兩件出土文物將人類使用岫玉的時間直接提前到了舊石器時代。”他説。這兩件岫玉石器一塊是兩邊被打砸得較為鋒利的刮削器,用來剝離動物獸皮,另外一塊是岫玉材質的打擊石片。  

  海城市文旅廣電局局長鞏偉告訴記者,海城地區至今仍有豐富的岫玉資源,這樣來看,生活在小孤山遺址附近的古人類,在幾萬年前隨手撿拾、使用岫玉製品也不足為奇。經過幾萬年的發展,如今的岫玉不僅成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同時也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傅仁義説,通過這兩件岫玉製品可以看出,小孤山人還未意識到岫玉所具有的美學與文化價值,他們僅僅是將其作為打制的石頭工具來使用,儘管如此,他們也在無意中開創了岫玉使用的先河。

【糾錯】 【責任編輯: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