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健兒吹響備戰“十五運”號角
苦練成為冬訓動員大會高頻詞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但對運動員而言,一年之計在於冬。這個“冬”,就是冬訓。冬訓既是運動員“解決問題的時間”,又是運動員“加油充電的時間”。12月14日,省體育局召開備戰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冬訓動員大會,遼寧體育健兒吹響備戰2025年大灣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號角。
捍衛集體球類項目榮譽
本次冬訓動員大會上,剛剛在全國首屆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上獲得冠軍的遼寧女足喜獲200萬元訓練津貼獎勵,遼寧女足主教練馬琳作為教練員代表在會上發言。
馬琳在發言中説:“球員能力和隊伍成績的提升,歸功於多年來埋頭苦練,競技體育沒有捷徑,唯有苦練。遼寧女足的訓練量非常大,要一天三練,甚至四練,每天訓練時間長達六七個小時。冬訓期間,每週的訓練時長超過40個小時,每年春節球隊都是在冬訓中度過。正是因為長期苦練,到了比賽較勁的時刻,遼寧女足的姑娘們才能滿場飛奔,佔據場上優勢。”
馬琳會後向記者介紹,遼寧女足接下來將前往廣西北海進行冬訓,“遼寧女足今年連奪兩項冠軍,成績可喜,但隊伍還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個人技術和整體戰術方面還有提高空間。冬訓期間,球隊除了必需的體能儲備訓練外,要狠抓細節,提高球員個人技術,爭取個人能力和球隊實力再上一個&階。明年的全運會,年輕的遼寧隊將面對女超聯賽的多支勁旅,我們的目標是在預賽中出線,在決賽階段力爭佳績……”
以遼寧女足為代表,集體球類是遼寧體育軍團的傳統優勢項目——2021年陜西全運會,遼寧體育代表團在集體球類項目上收穫5枚金牌。省體育局競體處處長譚有震向記者&&,“我們要從捍衛遼寧球類項目榮譽的高度出發,全力抓好集體球類項目的冬訓備戰工作。”
譚有震告訴記者,作為前兩屆全運會成年組的冠軍,遼寧男籃儘管目前面臨諸多困難,但全力衝擊三連冠的目標不能變。遼寧U22男籃陣容補強後,在U22組也要全力衝金,遼寧籃球的旗幟要在全運賽場飄揚;足球要繼續鉚足幹勁,爭取3個組別男女共6支隊伍全部預賽出線,全力衝擊獎牌;女排成年組在陜西全運會獲得一枚獎牌,“十五運”要全力爭取好名次;男、女曲棍球和壘球,乒乓球女團等項目都要往前衝,有一分奪冠希望,就要付出十分努力。
傳承“三從一大”法寶
在巴黎奧運會蟬聯吊環項目金牌的名將劉洋,在冬訓動員大會上代表運動員發言,他説:“作為一名老隊員,我不會躺在功勞簿上,一定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苦練、狠練、玩命練,以身作則,百分之百地投入到每天的訓練中,全力備戰‘十五運’。同時,我要為年輕隊員做好表率,發揮傳幫帶作用。明年5月的全國錦標賽就是全運會的預賽,我將盡力賽出好成績,力爭在‘十五運’奪取金牌。”
上屆全運會冠軍、擊劍運動員項譯萱向記者&&,冬訓是積蓄力量、磨礪意志、提升實力的關鍵時期,“在冬訓中,我們將對技能進行錘煉,對戰術配合精雕細琢。冬訓不吃苦,就沒有運動成績的提升……”
苦練,成為本次冬訓動員大會被提及最多的高頻詞。“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堅持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訓練原則,是我國競技體育訓練的一大法寶,不能丟,必須有效傳承、落在實處。”譚有震坦言,“訓練時間是訓練質量的保證,遼寧一些運動隊成績好,得益於訓練時間長、訓練刻苦、訓練合理。從本年度冬訓開始,各支運動隊每週訓練時間不得低於32小時,一些技術主導類項目的訓練時間不得低於40小時,專項訓練要提升訓練時數比例。”
譚有震指出,遼寧運動員在賽艇、皮划艇、摔跤、柔道、自行車、擊劍等項目每屆全運會都有金牌入賬,“這些項目要在全運會上鞏固並擴大優勢,唯有苦練、巧練、拼命練。”
省體育局負責人向記者&&,“召開冬訓動員大會,既對今年冬訓工作作出細緻部署,又對備戰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進行了全面動員,主要目的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增強參訓備戰的責任感緊迫感,研究解決當前訓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只要我們發揚團結奮進的精神,積極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圓滿完成任務。”(記者 朱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