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瀋陽9月29日電 明媚秋日,走進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撫礦集團)西露天礦,百年礦山滿眼是綠。藍天白雲映襯下,點上成景、線上成林、面上成蔭、環上成帶的“煤海綠洲”煥發勃勃生機,十里煤海實現了由“荒”到“茂”的精彩蝶變。
撫礦集團西露天礦生態修復成效明顯。
近年來,撫礦集團按照“治理+生態+産業+民生”的工作思路,舉全集團之力推進西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實現方案論證有序推進,礦坑持續安全穩定,地災治理到位有效,生態“顏值”不斷提升,産業接續亮點紛呈,用實際成效詮釋了“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的生動實踐。
撫礦集團以光伏發電項目為核心的新能源産業園
科學論證、群策群力,總體方案成功落地
思想的激蕩,帶來的是思路的廓清。撫礦集團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西露天礦綜合治理,成立“撫礦專班”,設立14個工作推進組,建立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推進機制。強化“省市礦聯動”,每週匯報,定期溝通,全力推進項目論證、可研編制和綜合治理等工作。認真履行項目法人職責,本着科學嚴謹的態度,圍繞“災害治理、生態修復、企業轉型”等重點課題,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展了多輪次、高規格、多維度的研究論證,赴同行業先進單位學習“取經”,邀請中科院、中咨公司、中煤科工、中電建、中國礦大等多方權威科研院所共謀推進路徑,先後完成了《西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總體思路》《西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方案比選報告》《西露天礦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西露天礦生態修復規劃》等系列子專題報告,形成了以“生態低碳谷”為核心的“1+N”總體方案,為科學開展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據。
撫礦集團以固廢開發利用為核心的資源循環利用産業園。
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地災治理成效明顯
站在西露天礦觀景&遠眺,綜合治理現場百餘&設備交替作業、車流如織,各項工程有序推進,熱火朝天的回填場景隨處可見。西露天礦員工回憶道,從前的礦坑植被稀疏,煙火繚繞,滿目灰褐,地質災害頻發,而如今滿眼是綠,步步為景,空氣清新,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近年來,撫礦集團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穩慎開展地災治理、夯實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安全根基,堅持“以用定治、用治結合、科學治理、礦城一體”原則,在推進西露天礦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的綠色賽道上跑出了精彩軌跡。公司充分發揮裝備、管理、技術、人才等優勢,連續六年制定並實施年度專項行動計劃,克服高陡邊坡、地域險峻、點多面廣等困難,冒嚴寒、頂酷暑,24小時連續作業,大力實施回填壓腳、削坡減重、疏幹排水、邊坡監測、消防火、生態修復及環境整治等治理工程,累計完成回填壓腳工程量6771萬立方米,削坡減重工程量1830萬立方米,礦坑安全有效保障。採用國際先進的MSR干涉雷達全天候監測邊坡穩定性,設置了267個GPS岩移監測點和2&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邊坡監測雷達,災害預報預警能力顯著提升;完成243項防治水工程,抽排水量13276萬立方米,邊坡內部穩定性全面提高;實施消防火工程,消火面積達20余萬平方米,新、老火區及潛在自然發火得到有效控制,西露天礦地災隱患逐漸消除,地形地貌得到重塑,周邊環境煥然一新。2023年,《西露天礦區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技術》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撫礦集團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核心的環保經濟産業園
咬定目標、持續用力,生態修復成績斐然
驅車環繞西露天礦285生態修復區域,所到之處皆是綠樹環繞,花草點綴。在這裡,公司相繼組織開展千人以上大型植樹勞動22次,栽植各類樹木236萬餘株,實現綠化面積12240畝,廣大幹部員工用雙手共同鋪就了滿眼是綠的現實圖景,百年礦坑生態修復的壯美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撫礦集團頁巖煉油廠
撫礦集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遵循“生態恢復—綠色礦山—景觀提升—文化弘揚—産業導入”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實施礦坑及周邊區域生態治理和修復工程。目前,礦坑及周邊舍場等關聯區域生態修復面積達22240畝,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54.3萬噸,釋放氧氣39.7萬噸。全力實施廢棄礦山復綠三年行動,充分發揮公司礦業、林業、運輸、工程等領域的優勢要素,賡續發揚全體參戰人員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高質高效開展場地平整、雜物清理、客土覆土、水網鋪設、苗木種植、草籽噴播、撫育養護、整形塑形等系列工程,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撫礦模式”在全省交流推廣。科學制定區域生態修復系列規劃,大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項目和礦山復綠三年行動,2021—2024年共完成生態修復面積432.75公頃,投入回填配套資金7億元,完成回填土方3174.19萬立方米,山水林田湖草沙和諧統一的生態體系逐步形成。2023年,西露天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作為13個代表性案例的首個案例,彙編至《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中國山水工程(一)》。
一手抓生態修復,一手抓循環經濟。撫礦集團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和特色優勢,以煤炭和油母頁巖綜合利用為核心的“一核兩鏈”循環經濟産業體系日趨成熟完善,被國家列為循環經濟第一批試點單位。尤其是油頁巖綜合利用産業更具特色,現已形成集研發設計、設備製造、生産運營、安裝調試、技能培訓等為一體的全産業鏈競爭優勢,頁巖油産量連續多年穩定在45萬噸以上,佔全國産量的50%以上,成為國內油頁巖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推動者。
最近六年,撫礦集團累計完成經營總收入45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2.5億元,上繳利稅65.2億元;資産負債率逐年下降,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凈資産收益率、營業現金比率、全員勞動生産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等重要指標持續優化,多項指標創出集團公司成立以來最好水平。
新時代,新征程。以紮實做好西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這篇大文章為突破口,百年撫礦全力推進老礦區轉型、産業升級,正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