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瀋陽8月8日電(劉舒 李豪樂)“瀋陽真是一座寶藏城市”“文化豐富、交通便利、服務到位,瀋陽真是太讚了!”這些讚嘆之詞,來自五湖四海游客們的肺腑之言。
今年以來,瀋陽市錨定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目標,厚植文化底蘊,豐富産品供給,不斷創新場景,提升服務水平,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熱度不斷攀升,實現口碑和效益“雙豐收”。
創新玩法 讓文旅景區“四季常青”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瀋陽市和平區的老北市景區裏流光溢彩,“龍鳳呈祥”、戲劇戲法表演、評書等實景演出和琳瑯滿目的美食,讓人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小時候和家人來過老北市,那時這裡設施陳舊,游玩項目傳統、單一,沒想到經過重新改造的老北市,現在這麼接地氣,尤其是各類特色表演,讓人眼前一亮。”來自北京的游客王博説。
圖為瀋陽老北市景區。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瀋陽老北市地處瀋陽城市中心,因清太宗皇太極在此敕建皇家寺廟而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2023年,老北市街區依託錫伯族家廟、皇寺兩大物質文化遺産,通過精準改造、商業重構、深化沉浸式體驗、策劃網紅爆款IP、舉辦利商惠民活動等多項舉措,開啟將商業業態、多元化沉浸式演藝、體驗式互動等元素向主題化、IP化、故事化的深化探索之路。
“去年以來,我們累計舉辦各類活動及惠民演藝1萬多場,吸引了國內外近千萬游客到這裡打卡,游覽時長同比增長49%以上。”瀋陽和平文化旅游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敬來説,以老北市等為代表的文旅融合項目,正在成為這座城市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圍繞“夜游”主題,開發出渾河夜航、西塔煙火、文創市集、24小時書店、深夜食堂等多個項目;推出瀋陽都市圈十大寶藏旅游線路和25大特色旅游線路及網紅打卡好去處300余個;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賽事去旅行”“為了一個展、奔赴一座城”等品牌,舉辦郭富城、黃綺珊、蔡依林演唱會,瀋陽現代化都市圈第三屆龍舟邀請賽、馬拉松賽事、鐵西“廠BA”等比賽……當前,瀋陽市通過豐富文旅場景,提供沉浸體驗,以各類文旅新玩法助力文旅景區“四季常青”,變身文旅新“網紅”。
圖為瀋陽渾河外灘市集。新華網發
近年來,瀋陽市多措並舉加快旅游市場建設,策劃舉辦四季文旅活動,叫響了“沈水之陽 我心嚮往”“一路向北 瀋陽最美”文旅品牌,讓旅游業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發揮更大支撐力。
瀋陽文旅部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增長57.12%、73.62%。
融合發展 彰顯城市文化底蘊
夏日炎炎,瀋陽各大文博場館成了很多游客“夏日享清涼”的好去處,主題豐富的展覽和活動,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
在瀋陽博物館“文明之光——紅山·良渚與中華文明”展廳,來自天津的李文鵬一家正在參觀。“不久前,姐姐一家來過,向我推薦了這個展覽,這次趁着孩子放暑假來瀋陽打卡,希望能夠讓孩子加深對紅山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李文鵬説:“這裡是我們到瀋陽參觀的第一個博物館,之後的行程也以文博為主,準備帶孩子開啟一場‘研學’之旅。”
觀眾參觀“文明之光——紅山·良渚與中華文明”主題展覽。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瀋陽市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形成獨具魅力的文化旅游體驗,建設高品質博物館,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更好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彰顯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自2021年實施博物館“百館工程”以來,瀋陽市開放的文博場館已達到106家。2024年端午期間,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累積接待游客6.01萬人,同比增長55.33%;瀋陽工業博物館累積接待游客4.48萬人,同比增長257.71%。
隨着瀋陽文體旅産業的不斷深度融合,越來越多的展館結合時下消費潮流,開發出文化底蘊深厚、創意新穎獨特、貼近現代生活的國潮文創産品,不斷釋放旅游消費潛力。
圖為瀋陽故宮推出的“美食文創”新品。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中國(瀋陽)工業博物館與德氏推出聯名定制款文創冰淇淋;瀋陽博物館的祥龍馬克杯、大花絲巾、穹頂冰箱貼以及文件夾、集章本;瀋陽故宮推出的永福茶膳坊、“得勝堡”、芋泥酥酪、大政殿慕斯蛋糕、“春天花正開”金屬書簽……這些好看、好吃、好玩的文創新品,將歷史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豐富了游客的文旅體驗,提升了城市文旅影響力,並助力文創産業發展。
文化是內涵、旅游是表徵、項目是基礎,只有融合發展,才能相得益彰。數據顯示,截至7月,全市共謀劃文體旅融合發展項目417個,計劃總投資2588.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8個。
細緻服務 讓“流量”變“留量”
炫酷的雙舞&設計、世界頂級音響、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極具特色的文創市集、貼心的服務……7月20日,“Hello,Shenyang!2024瀋陽草莓音樂節”在瀋陽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園啟幕。
一大早,來自全國各地的樂迷陸續抵達現場,為喜歡的歌手應援。“去年我是自己來的,今年叫上朋友們一起,感覺草莓音樂節更燃了!”來自吉林的樂迷李思盈&&,自己去年首次在瀋陽參加草莓音樂節後,就被“種草”了,今年早早開啟了搶票模式,“瀋陽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這裡的人很熱情,感覺很親切,希望瀋陽多舉辦這類活動。”
瀋陽市和平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草莓音樂節再次落地和平區,希望用音樂、浪漫和愛,進一步豐富都市圈的文化內涵,激發城市的活力和文化自信。
圖為“Hello,Shenyang!2024瀋陽草莓音樂節”現場。新華網發
除了富有活力的音樂體驗,貼心服務也是此次音樂節的一大亮點。當天,室外下起了小雨,為了避免樂迷們淋濕,主辦方貼心地準備了相應數量的雨衣,活動現場還增加了衞生間和飲水區,並配備了多個行李寄存處,讓樂迷們可以放心、安心地在現場享受音樂。
文旅融合不僅是産業、項目、場景的疊加與聯動,提升服務品質,讓游客感受到溫暖,也是讓“流量”變成“留量”的關鍵一環。近年來,瀋陽市持續優化旅游服務,充分滿足游客需求,持續擦亮“聽勸”品牌,全面提升服務品質,營造良好的文旅市場環境。
瀋陽文旅部門先後推進解決了小河沿早市設立行李寄存處、西塔商業街業主們春節不打烊、瀋陽故宮免費發放姜糖水和暖貼“溫暖套裝”、遼寧省博物館增加休息座椅、瀋陽站站地鐵站名回歸等問題,用實際行動完成“在線聽勸”。
同時,繼續開通節假日免費直通車,陸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5·19中國旅游日”系列優惠活動和多條保姆級旅游攻略,持續開通“兩站一場”文旅服務驛站,全力配合做好“12345-9迎且專線”熱線工作,持續開展“叫響我是雷鋒”志願服務活動。
暖暖的人情味、濃濃的煙火氣、潮潮的時尚風、美美的國際范……如今,“沈水之陽 我心嚮往”已經成為許多人熟知的文旅熱詞,瀋陽文旅行業也正以“聽勸”“寵且”的實際行動,讓魅力瀋陽成為更多海內外游客心所嚮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