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29 14:49:12
來源:遼寧日報

乘勢而上再登高——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攻堅之年年中觀察

字體:

乘勢而上再登高

——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攻堅之年年中觀察

  近日,我省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1454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

  每一季昂揚向上的曲線中,都激蕩着奮鬥的旋律;每一段勇毅前行的足跡中,都飽含着攻堅的艱辛。面對紛繁複雜的形勢、交織疊加的挑戰,遼寧經濟頂住巨大壓力、克服重重困難,謀非常之策、行非常之舉、用非常之功,交出了一份分量厚重、提振士氣的“半年成績單”。

  發展成績,來之不易;振興氣象,日新月異。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以奮進姿態打響攻堅之年攻堅之戰,全力以赴攻山頭、打硬仗、破梗阻,打出精彩、打出氣勢、打出成效。如今的遼寧,經濟更有韌性、更富活力、更具創造力,正朝着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篤定前行。

  上半年,幾則與遼寧有關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

  5月13日,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為主題的遼寧省企業大會在瀋陽召開。省委、省政府給予受邀參會的企業和企業家高規格禮遇,旗幟鮮明肯定企業的卓越貢獻,突出企業的重要地位,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關心企業家、大力支持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5月27日,新時代遼寧人才振興大會在瀋陽召開。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各類人才對遼寧振興發展的卓越貢獻,共同謀劃新時代遼寧人才工作,向全社會傳遞遼寧尊賢禮士、惜才如金、唯才是用的堅定決心。

  重視優質企業和優秀人才是增強國家或地區活力、動力的關鍵。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熱度高、人氣旺的遼寧當下可喜、未來可期。

  “穩”字當頭

  鞍鋼集團自主研發的17.54萬噸大線能量焊接用鋼,在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建設中擔當“脊梁”;遼河平原上,數百萬畝稻田裏,水稻拔節生長,蘊藏着又一個豐收的希望;京哈高速綏中至盤錦段改擴建項目投資、建設進度“雙過半”……盛夏時節,全省各地的生産建設呈現出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生動畫面。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和多重挑戰,全省上下堅定信心、乘勢而上,錨定既定目標奮力攻堅克難,全力以赴穩增長,把經濟持續向好的勢頭保持住、鞏固好。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實現總體平穩。

  “穩”字,體現在三次産業的增長中。

  一産更優。上半年,全省農業生産形勢穩定,農産品産量平穩增長,第一産業增加值968.4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全省種植業保持增長,水果、蔬菜及食用菌産量同比分別增長5.4%、4.8%。畜牧業穩中有升,豬牛羊禽肉産量同比增長6.6%,牛、羊、家禽出欄同比分別增長6.0%、15.8%、24.0%。漁業總體平穩,水産品産量同比增長5.2%,其中海水産品産量增長5.8%,淡水産品産量增長2.2%。

  二産更強。上半年,全省第二産業增加值5700.0億元,同比增長4.4%。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0%、2.8%和3.4%。分行業看,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為72.5%。

  三産更活。上半年,全省第三産業增加值7878.6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2%。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5.8%。

  “穩”字,還體現在投資、消費等經濟增長的“引擎”上。

  擴大有效投資,既有利於應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又有利於優化供給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我省在項目謀劃、建設、保障等方面進一步發力,樹牢大抓項目鮮明導向,濃厚大抓項目、抓高質量項目氛圍,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各項任務順利實施。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5%。分領域看,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1.6%、7.8%。分産業看,第一、第二産業投資分別增長2.1%、14.0%。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醫藥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6倍、66.3%、35.1%。

  消費一頭連着宏觀經濟,一頭連着千家萬戶。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擴內需、促消費,一系列政策落地見效,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預期持續改善,一輛輛“購物車”正奮力拉動全省消費市場加快復蘇向好。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088.3億元,同比增長4.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080.6億元,增長6.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8個百分點。

  這些分量足、成色好的數據,如深置的基石,支撐起一座不斷升高的經濟大廈。

  “改”出活力

  一次辦事體驗,遠超企業預期。

  “以前,企業符合哪項政策,領取什麼獎勵補貼,還得自己對照文件申請,到多個政府部門提交材料。現在,通過‘遼事通’&&申報、確認,就能享受到惠企政策。”作為海城市三魚泵業有限公司的“元老”,行政經理張雨見證了過去“人找政策”到如今“政策找人”的變化。“去年公司獲得100萬元智能工廠獎勵,在手機上點了個‘確認’就收到錢了,辦事真是越來越方便。”張雨感嘆。

  如今,在遼寧,和張雨一樣,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辦事群眾切身感受到這裡營商環境的向好、“一網通辦”的暢快。

  數字刻畫出“遼寧磁場”的引力之強。今年以來,全省經營主體數量不斷攀升。截至5月底,經營主體總量達到522.7萬戶,同比增長7.6%,新登記30.8萬戶,發展勢頭強勁。

  經濟森林中,經營主體“苗”出得快、“樹”長得好,和“生態”有關,與改革相連。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遼寧將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治本之策,把經營主體擺在更重要位置,以更新的觀念、更強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為企業發展、産業壯大清阻排障、鋪路架橋。外界對遼寧的信心、預期也在提升。

  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振興發展的關鍵舉措。

  農曆新春上班第一天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攻堅之戰動員大會,緊扣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攻堅之戰主題進行戰鬥總動員、思想再發動、任務再部署;歷史上首次召開以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全省大會,向企業的奮鬥精神致敬、給企業的奮鬥歷程點讚、為企業的奮鬥成就喝彩……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傾注心力的幾場重大活動,充分體現了我省對企業及企業家隊伍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對培育壯大各類經營主體的高度重視。

  秉綱執本,全省上下優化政策服務,用好法治利劍,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係,推出更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産權和合法權益,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綜合施策正在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今年以來,全省深入開展“領導幹部進園區進企業 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辦結問題6580件。“免申即享”政策專區,統一支撐省、市、縣三級政策發布、解讀、公示、評價等功能,累計有1031條政策實現“免申即享”。

  國企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

  今年1月20日,為期3天的遼漁集團總部崗位競聘大會正式召開,三項制度改革隨即全面實施。以此為標誌,遼寧省屬企業“三能機制”建設攻堅戰正式啟動。全省42戶符合條件企業納入擬開展中長期激勵工作範圍,推進工資分配向核心骨幹、基層一線“雙傾斜”,加強外部董事和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工作……省屬企業以1個攻堅計劃為統領,打響打贏9場攻堅戰。

  一域察全局。今年以來,全省國資國企把迎着困難上、頂着壓力幹,全部心思向攻堅聚焦,各項工作向攻堅發力,國企改革紮實推進,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實現破冰突圍,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目前,全省地方國企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主要經濟指標正在高質量提升。上半年,地方重點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62.6億元。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億元,完成預算進度的140.6%,同比增長79.8%。一批央地項目合作、業務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央企在遼項目庫中已開工項目101個,累計完成投資1254.1億元。央地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融入新發展格局,攜手並肩努力,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強有力支撐。

  全面深化改革,涉險灘、拆藩籬、除積弊、碎堅冰,放眼全省,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氛圍日漸濃厚,人流、物流、資金流活躍度明顯提升。

 “新”潮澎湃

  5月下旬,沈鼓集團再次刷新行業紀錄。與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中沙古雷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聯合體項目乙烯三機合同,該裝置投産最大負荷將達180萬噸/年,規模全球第一。這也標誌着遼寧企業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家擁有年産180萬噸乙烯設計、製造業績的壓縮機供應商,走在了世界前列。

  這是沈鼓集團創新不輟的碩果,也是遼沈大地新動能澎湃的一張“切片”。

  年初以來,我省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奮力書寫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以科技創新促進産業升級,釋放創新主體活力,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正加速構建。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高於全國6.8個百分點。

  傳統産業升級步伐愈加堅實——

  走進中國石油撫順石化研究院樣品展示室,五彩繽紛的瓶蓋令人眼花繚亂。通過技術攻關,從低端塑料向高端瓶蓋料轉型,撫順石化今年上半年,瓶蓋料産量居全國同類企業首位,走出了“擰”虧為盈的市場新路。

  瞄準産業鏈中高端,加快以智賦能,遼寧企業聚力加快新技術研發、新産品問世、新工藝提升、新模式落地,推動遼寧製造因“新”而興。今年1月至6月,全省裝備製造、冶金、消費品等主要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5.1%、4.5%和8.5%。大連奇瑞等222戶重點企業産值增速超10%。

  戰略新興産業生態逐步完善——

  一組數字串聯起遼寧上半年“新”欣向榮的蓬勃生機。今年1月至6月,飛機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2%,光纖、光纜及鋰電池製造增加值同比增長16.9%,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産品産量分別同比增長24.9%、19.3%、8.6%;新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57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83家;戰略新興産業在22個重點産業集群總規模的佔比較去年底提高1.46個百分點。

  向“新”而行需插上“智慧”的翅膀,在遼寧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場景中,不乏閃亮章節。一輛輛礦用卡車在露天採場上穿梭,礦石被皮帶機送進圓筒倉自動破碎,偌大的作業現場幾乎見不到人。鞍鋼集團關寶山礦業有限公司已實現生産環節無需現場人工操作、檢修人員無需駐廠,選礦生産率在業內遙遙領先。上半年,這樣的5G工廠遼寧又培育了25個。截至目前,我省規上工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3.1%和80.2%,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未來産業布局探索不斷提速——

  近日,氫能源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於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將聚焦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發展方向,加速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

  未來産業代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向,是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格局變遷中最活躍的力量,也是遼寧必須下好的“先手棋”。年初以來,依託較完整的産業鏈條,較豐富的科教資源,遼寧圍繞市場趨勢布局未來。上半年,我省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柔性電子、氫能儲能、細胞治療、生物育種等方面技術産品化、産品産業化步伐持續加快。

  以科技創新促進産業升級——

  近日,遼寧省重點實驗室群再添新成員,工業互聯網重點實驗室群成立。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今年將圍繞産業集群發展方向,組建20個左右省重點實驗室群。

  年初以來,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産學研合作,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截至目前,全省共擁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638家。中試基地共有中試場地166萬平方米、各類設備儀器超1萬台(套);共收集梳理104家高校院所科研單位的高質量、高成熟度可轉化科技成果4016項。2024年,我省力爭推動4000項以上科技成果在省內轉化,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突破57%。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展望下半年,振興發展依然面臨風險挑戰,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按照既定部署、咬緊任務目標,發揚大幹實幹的作風,打好穩經濟、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保安全的主動仗,打好解決制約振興發展突出問題的殲滅戰,遼寧振興發展就一定會開啟更加壯闊的航程,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 董翰博 孫大衛 唐佳麗 孔愛群)

【糾錯】 【責任編輯:趙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