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19 13:39:16
來源:新華網

三年行動·攻堅之年看瀋陽丨向“新”提“質” 瀋陽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

字體:

新華網瀋陽7月19日電(關溪涓 實習生周嘯)數字車間、智能工廠蓬勃興起,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新産業快速增長,生物科技、新材料研製加速布局……盛夏時節,走進遼寧瀋陽的生産車間、研究機構,一股股向“新”提“質”的新氣象,讓人耳目一新。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瀋陽,近年來立足雄厚的工業基礎,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搶先機、謀新局,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明確未來産業的布局方向,正在一條條新老賽道上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

向“智”:傳統産業發“新芽”

走進瀋陽海爾冰箱智能工廠,智能運送設備在空中和地面不停穿梭,生産線上機器人手臂揮舞不停,平均每10秒鐘,一台冰箱就能順利下線。

從機器轟鳴、大量動用人力的傳統裝配線,到24小時運行、安靜高效的智能工廠,海爾的這家智能化“燈塔工廠”,是瀋陽智能製造快速發展的縮影。

製造重鎮變“智”造重鎮,加快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成為瀋陽這個老工業基地實現“老樹發新芽”,推動工業企業做強做優,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催生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路徑。

圖為沈鼓集團的工人在車間工作。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在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轉子車間內,一身藍色工裝的數控車工馬長好,正端坐在工位機前,通過“雲網”系統獲取當天的加工任務和相關數據文件。發生在沈鼓集團的“智變”,在推動普通車工躋身“數字工匠”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效益的提升。

在新晨動力機械瀋陽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數字化車間能夠降低約17.6%的運營成本,研發周期縮短33%,産品不良率下降近四成。在東北制藥原料藥廠區203分廠,一條智能化生産線正在高速運轉,工人在電腦顯示屏上可直接查看各種參數,操作流程更加規範,可實時控制分析。

這些場景是瀋陽推動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寫照。近年來,瀋陽市深入推進上“雲”、用“數”、賦“智”,推動製造業向“智造業”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為製造業“賦智賦能”,瀋陽市聚焦數字化場景應用,&&了《瀋陽市支持産業數字化試點示範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推進“評估貫標-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燈塔工廠”製造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同時,建立涵蓋18大類、60小類的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分類標準,每年滾動實施100個智能升級項目、100個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的“雙百培育工程”。

截至目前,瀋陽市累計推進智能升級項目476個,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425個,智能工廠45個,數字化車間73個。

聚“鏈”:重點産業集群成勢

“嵌入鏈條、融入集群,這樣面對面互通有無的機會,正是我們急需的!”瀋陽旺達金屬結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龍説。

陳龍所説的“機會”,是4月初瀋陽市工信局和於洪區政府舉辦的一場産業鏈工作會。會上,70余家當地製造業企業代表與通用技術集團瀋陽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的多位負責人圍坐一堂,碰撞合作的火花。

“我們廠正在籌備建新廠、擴産能,現在進‘鏈’入‘群’的機會來了,能不高興嗎?把自身做強之後,還要為瀋陽産業升級出一份力。”陳龍説。

産業“聚鏈成群”,企業“眾木成林”,已成為瀋陽市重點産業集群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

立足自身基礎和優勢,瀋陽市以“聚鏈成群、聚群成勢”的思路打造10個重點産業集群,建立産業集群工作推進專班,壓緊壓實“鏈長”主抓、“鏈主”主建、專班主推責任鏈條,共同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提速産業結構調整步伐。

圖為渾南科技城。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7月初,瀋陽渾南科技城核心啟動區正式開園。開園儀式上集中入駐重點科技項目50個,其中院士科技創新中心3個、要素功能服務類項目10個、聯合共建類項目3個、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項目34個。

渾南科技城作為構建“1+6+5”三層架構的區域核心發展板塊體系首個重點項目,吹響了瀋陽市新興産業集群的新號角。

成果不止於此。

年初以來,新能源産業集群中,沈北新區南源儲能電池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開工;食品産業集群赴京推介瀋陽優質農産品,與多家大型企業達成農産品互銷戰略合作;航空航天産業集群大事、喜事不斷,瀋陽市低空經濟創新研究中心、瀋陽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組建工作進展顯著,航空工業集團首家中試&&——飛行器機體快速研製中試驗證&&在瀋陽成立……

截至2023年年底,瀋陽市10個集群集聚工業企業超2700家,高端裝備、汽車、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4個産業集群突破千億,10個重點産業集群規模總量達9000億元;機器人及智能製造集群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

提“質”:未來産業前瞻謀劃

東軟醫療自主研發的國産光子計數CT,我國首款氫內燃機飛機原型機在瀋陽法庫順利試飛,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發的新型“人工樹葉”……瀋陽結合地方實際布局的一批未來賽道成長起勢。

走進瀋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密閉的真空容器內,由航天級合金鋼材製成的轉子以每分鐘最高4.1萬轉的超音速飛馳旋轉,實現動能與電能的高效轉換……

開闢出電磁儲能新賽道,成立短短5年即成長為遼寧首家製造業獨角獸企業,業績呈幾何級數增長。公司董事長張慶源説,公司能夠在新型儲能賽道上迅速嶄露頭角甚至領跑,靠的就是持續創新。

圖為新松智能機器人“書法家”。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在新松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接入AI大模型的訓練機器人,在自然語言的引導下,即能執行更為複雜的任務,甚至對行動細節進行實時修正,真正實現“手、眼、耳、腦”的高效協同。過去,人與機器人並不能直接交流,需要以程序語言為中介,而AI大模型實現了兩者的自然語言交互。

據介紹,新松機器人正謀劃繼續豐富“機器人+AI”的應用實踐,將人工智能與各種品類的機器人深度結合,在更多行業、更多細分應用場景中培育未來的成長空間。

下好“先手棋”,才能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佔據主動”。近年來,瀋陽結合地方實際和産業優勢,布局一批前沿性未來産業,持續蓄“新”能,建設未來産業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一批好苗子正在“拔節”。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瀋陽全市新增科技型企業2110家,總數突破2.4萬家,持續保持東北第一;各級各類科技創新&&達到1705家,數量位居遼寧首位。

“別看今天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未來可能長成參天大樹。”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梁啟東説,發展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快與慢”“多與少”的問題,“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誰起步早,誰才能贏得先機”。

【糾錯】 【責任編輯:趙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