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歡喜嶺採油廠採油作業三區齊平三井井口,採油工正在對油井進行憋泵管理,以此判斷油井底部抽油泵工作情況。50米外,遼河油田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中控室裏,工作人員正監測着場內生産情況。從2023年12月開始,像這樣的生産場景每天都在這裡上演。
遼河油田是知名的稠油生産基地。“稠油就是固態石油,過去我們通過燃燒天然氣,利用蒸汽鍋爐把水變成濕飽和蒸汽,注入井下後驅使油層流動,進而開採。”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總地質師胡英傑介紹,這種開採方式存在高能耗、高碳排等不足,難以有效提升深層稠油開發效力。
推動稠油熱採方式變革,成為遼河油田近年來的重點課題。“改變消耗天然氣採油的方式,轉而嘗試通過‘以電代汽’來解決稠油注汽開發中的排放問題,這是遼河油田正在攻關的一項革命性技術。”遼河油田公司總經理王希友説。
“我們創新採用了電熱熔鹽儲能注汽技術,將電轉化為熱能儲存在熔鹽中,通過水與熔鹽連續換熱,産生295攝氏度高溫濕飽和蒸汽,再注入井下。這項技術無需燃燒天然氣,還可以解決波動性産能與連續性用能矛盾等問題。”遼河油田設計院院長孫雁伯介紹。
採用電熱熔鹽儲能注汽技術只是這座老油田向綠色轉型發展的一個代表。近年來,遼河油田圍繞綠色生産開展了多項有益嘗試。
在遼河油田油氣集輸公司坨子裏輸油站,風力發電機正在飛速旋轉。這些清潔能源全部用於輸油站的生産,每年節省電費近8萬元,減少碳排放量143噸。“截至目前,遼河油田正在運行的風光發電項目17個,並網裝機規模達近108兆瓦,這些綠電全部被油田生産和辦公消納,每年可減碳7萬餘噸。”遼河油田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經理劉軍説。
此外,遼河油田還嘗試利用地熱開採稠油。在歡三地熱站項目現場,地下1000余米深處的地熱水採出後被用來加熱稠油,這種方法為稠油綠色開採又提供一種新思路。
同時,遼河油田大力推動碳捕捉等相關技術。在興隆&採油廠示範項目現場,從工業生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成為驅油新動能。“截至目前,已埋存油田內部及周邊企業産生的二氧化碳18.6萬噸,實現增油2.9萬噸。”遼河油田公司開發事業部常務副主任馬宏斌説。
從地下到地上,從化石能源到新能源,在位於我國東北的中國石油遼河油田,一幅能源變革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記者白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