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06 16:29:37
來源:新華網

文旅新探|遼寧興城:憑欄不止懷古

字體:
  

  六月,漫步在興城古城,腳下是幽長的青石板路,耳邊不時傳來道路兩側商販的叫賣聲。抬頭望,不遠處青灰色的鐘鼓樓上,精緻的飛檐和鬥拱訴説着近600年來這座古城的繁華與過往。拾級登上鐘鼓樓遠眺,可見城中東南西北四個走向道路匯聚於此,青磚黛瓦的古城全貌盡入眼底。

  鳥瞰興城古城。(受訪單位供圖)

  低頭望向城中,高聳的牌坊下石獅子憨態可掬;深巷裏,老人在門前小坐閒聊;轉角處,“《乘風踏浪》取景地”指示牌下,打扮時尚的游客正合影留念。

  憑欄不止懷古。當古城遇上熱播影視劇,一幅傳統古韻與文旅熱風交融的詩意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興城古城位於遼寧省葫蘆島興城市老城區中心,始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初為寧遠衛城,清代維修後改稱寧遠州城,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隨着影視劇《乘風踏浪》熱播,劇中重要取景地興城古城被越來越多人熟知。步入興城古城,人們恍如穿越了時光,徜徉於古城獨有的靜謐與祥和中。

  據介紹,興城古城在明末清初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當時的邊防重地,明末著名將領袁崇煥曾駐兵於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是古城的正中心,也是城內最高建築,高17.6米,始建於明景泰5年(公元1454年),平時報曉更辰,戰時則用來報警。”興城古城景區有關負責人滕婉介紹,興城古城內有許多歷史遺跡和文物,如今,古城墻、文廟、薊遼督師府、郜家住宅、周家住宅、石牌坊等古建築保存完好,依舊矗立在此。

  興城古城,一半是歷史,一半是生活。

  漫步於興城古城,除了觸摸這裡的歷史留痕,常住於此的尋常人家亦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景致。道路兩側,既有邊聽廣播邊喝茶的老人、吆喝賣貨的攤主,也能看到泳裝小作坊裏,坐在縫紉機前忙碌的工人……

  興城古城中佈置的文旅景觀。(受訪單位供圖)

  在以興城泳裝人創業故事為主線的影視劇《乘風踏浪》播出之前,興城已是泳裝行業“大佬”。《乘風踏浪》播出後,泳裝産業的知名度更高了,作為取景地的興城古城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參觀高峰。

  主人公彭錦西創辦的“錦西泳衣加工廠”就位於興城古城的一條街巷中。不僅如此,劇中的“供銷合作社”、興城古城墻等,均成為熱門打卡地,“彭錦西家”正改建為民宿,當地還結合劇情,開設了旅游專線。

  興城古城內,影視劇《乘風踏浪》中的布景之一。新華社記者 於也童 攝

  《乘風踏浪》編劇徐正超認為,影視劇的拍攝場景與古城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起來,醞釀出新的文旅增長點,不僅讓興城古城走到了“聚光燈”下,也讓整個興城市“火”了起來。“《乘風踏浪》的生動演繹和詮釋,挖掘出興城旅游資源背後的文化底蘊,滿足了觀眾對東北小城的想象和期待。”

  今年“五一”期間,興城古城游人如織。(受訪單位供圖)

  陽光、沙灘、古城、溫泉……影視IP為小城文旅帶來“出圈”機遇後,越來越多游客來到興城洗海澡、泡溫泉,享受假日時光。今年“五一”期間,興城市共接待游客112.46萬人次,同比增長301.64%,旅游收入5.62億元,同比增長301.42%,位居馬蜂窩“五一”大數據東北地區熱度環比飆升榜第二位。

  陽光溫暖,古韻悠長。在興城古城中,還有更多新奇和美好等待着人們去發現。

  記者:於也童、洪可潤、武江民

  策劃/編輯:王黎

  海報製作: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遼寧分社聯合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