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世紀大廈站“P+R”立體停車場建成並試運行。李浩攝
5月31日,記者從瀋陽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遼寧省最大規模鋼結構立體停車樓——世紀大廈站“P+R”立體停車場建成並投入運營。這座停車樓將通過智能停車系統、大數據技術,大幅提高靜態交通秩序管理能力和市民停車效率,大大緩解周邊停車難題。
世紀大廈站“P+R”停車場位於瀋陽市渾南區世紀路,二十一世紀大廈東側,毗鄰地鐵2號線世紀大廈站,總建築面積達3.69萬平方米,建設6層複合式立體停車樓一棟,地面一層保留原有有軌電車停車場功能,地上2至6層為自走式小汽車停場,共計泊位996個,主體結構融合綠色建築設計理念,結合有軌電車行車需求,採用單樁單柱大跨度鋼結構裝配式模式建造,設計用鋼量約4471噸,是東北首個利用有軌電車停車場上蓋空間建設的一體換乘樞紐項目,也是遼寧省規模最大的鋼結構立體停車樓建設項目。
世紀大廈站“P+R”立體停車場周邊分佈有明天廣場、世紀大廈、同方大廈等客流吸引點,高峰時段停車泊位缺口接近1000個。停車場投入使用後可解決小汽車停車泊位996個,並在2樓和3樓設置充電專用車位150個,其中黃色區域為慢充112個,紅色區域為快充38個,為日益增多的新能源車主提供便捷的駐車充電服務。同時,設有車位檢測視頻監控、車位狀態顯示指示燈、場內剩餘車位顯示屏及場外入口剩餘車位顯示屏,可以引導車主快速找到停車位。
瀋陽動靜態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寶軍介紹説:“停車場配備了智能停車系統及調度指揮中心,可實現全車位監控、停車引導、無感支付等功能,同時,還具備反向尋車功能,車主可以通過場內設備終端和手機App快速查找車輛停放位置。此外,在停車樓南北兩側,還各設有兩部電梯,分別直達地鐵口及地面,方便各種交通工具乘坐轉換,屆時,地鐵、有軌電車、私家車可在此實現無縫銜接,讓停車和取車更方便、更快捷。”
瀋陽市城鄉建設局交通建設處工作人員李宏斌告訴記者,世紀大廈站“P+R”複合式立體停車場項目是全國首個利用有軌電車停車場上蓋空間建設的一體化換乘樞紐項目,按照試點先行、對標先進、聚力創新的工作模式,在項目用地、建設模式、融資方式等方面,實現了探索性突破。隨着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將形成一個集地鐵、有軌電車、公交車、社會車輛、非機動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換乘樞紐,不僅能增加停車泊位供給,大幅緩解周邊停車難問題,還能發揮P+R換乘效能,實現駐車換乘多種交通方式出行功能,給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高效的出行體驗。
目前,瀋陽首批建設的6處複合式立體停車場,已有3處建成投入試運營,其餘的3處計劃在6月底前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後,可提供340個公交泊位,滿足30余條公交線路停車需求,新增4559個小汽車泊位,將有效緩解周邊停車供需矛盾問題,改善提升區域內動靜態整體交通環境。(記者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