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瀋陽3月21日電(趙健彤)“朋友們,這是我們農民合作社自己種植的榛子,皮薄果大仁滿,吃起來甘香酥脆……”近日,在瀋陽市農業農村局與新華網聯合舉辦的“溯源中國·好物推薦師”培訓班上,參訓學員正在進行直播帶貨模擬演練。為期3天的培訓中,來自瀋陽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農業企業的130余位參訓學員對直播電商行業有了全新認識,新農人帶貨主播初養成。
“溯源中國·好物推薦師”培訓現場。新華網發 喬藝攝
“第一次接受這麼系統的培訓,我的收穫很多。”培訓結束後,遼寧眾盟禽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紅依然堅持每天翻看學習筆記,“我是電商直播領域的‘小白’,這種系統全面的學習,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我正在策劃系列的視頻拍攝和直播,要通過學習到的知識把我們的品牌雞蛋宣傳出去。”
培訓現場,授課老師從理論到實踐,講解直播帶貨技巧、互聯網營銷策略、直播話術設計、播後復盤等內容,結合瀋陽本地農産品特點,通過生動鮮活的視頻案例幫助新農人掌握電商營銷技巧。
參訓學員現場交流。新華網發 喬藝攝
“老師的講解提升了我們的專業水平,對於下一步發展有了新方向。”瀋陽新民市興隆鎮弓匠堡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利早在5年前就進入了電商賽道,在視頻&&收穫了不少粉絲。這次培訓,他帶着村裏的農産品來到現場,通過模擬實踐演練,積累了更多經驗。
參訓學員中,像張利這樣的村書記不在少數。近年來,瀋陽市將農業品牌建設作為帶動鄉村振興提質增效的“助推劑”,高度重視農業電商及數字化發展,農村電商經營主體從2018年的532家發展到現在的1940家,線上交易額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同時,持續推進新媒體資源整合,提高農村電商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建設。在日前發布的瀋陽2024年促農增收十項舉措中,提出實施“十百千”電商骨幹培育行動,鼓勵農民參與農産品直播帶貨、直供直銷等電商營銷,為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
參訓學員進行現場模擬演練。新華網發 喬藝攝
“希望未來能形成常態化的培訓機制,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作為此次培訓第一小組的組長,遼寧農豐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經理楊永濤在培訓結束後,堅持&&組員,組織大家開展聯合策劃,共同拍攝農産品短視頻。“我們要借助電商東風,把品牌做強,提升知名度,助力瀋陽農産品走出去。”
據悉,培訓考核通過的學員會獲得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頒發的《互聯網營銷師》證書,成績優秀者還將作為新華網“溯源中國好物推薦師”,參與瀋陽農産品的全網推介活動,為區域品牌經濟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