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學生發展指導帶來的多樣化新課程
2022-12-14 09:20:46 星期三 來源: 大連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大黑山剪紙社團的學生在進行傳統文化剪紙創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雙新”實施背景下,學生發展指導工作成為新熱點,撬動育人方式變革,給普通高中的人才培養體系帶來可喜的變化。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年來,我市各高中紛紛成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圍繞學生發展指導開設一系列新課程,如心理健康課、生涯指導課、特色校本課、社團活動課等,為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添加了更多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

  大連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校長劉景鋼説:“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發展指導主要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長、發展潛質,引導和幫助學生發現自我、了解社會、優選學業,發展多方面特長,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加強學生發展指導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介紹,作為“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大連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積極探索學生發展指導的教育思路與方法,從心理、生涯、學業、生活等4個方面為學生指明價值坐標,激發成長的內在動力,提供健康的教育生態,積極構建“五育”並舉高質量多元化有特色的育人模式,真正實現教育的“以人為本”。

  把積極因子嵌入日常 助力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在校園裏,到處都有激勵學生不斷前行的動力因子。積極品質、積極情緒和核心素養等分佈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營造溫暖靈動的生態環境。積極因子還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特別是圍繞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養心課程、怡心活動、觸心諮詢等三大&&,為學生創建了積極健康的生命場,讓每一個生命怡然綻放。”劉景鋼説。

  據介紹,養心課程貫穿于必修課、選修課、學科滲透中,讓積極因子在課程中充分生長。必修課,高一年級以入學適應、生涯規劃為主要內容;高二年級圍繞親子關係、人際交往開設心理課;高三年級採用心理講座和小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修課主要為有興趣、有需求的學生開設心理沙盤、心理拓展等課程,積極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科課程滲透是指各科老師都會在課堂內外主動發現學生的積極因子,並積極嵌入到學習、生活的各個層面,助力學生更好成長。

  怡心活動是學生每年兩次的主題心理活動:5月的“校園心理劇大賽”和10月的“心靈氧吧周年慶”。在校園心理劇大賽中,學生從自我的視角出發,發現問題、呈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發現更多的成長契機,更願意嘗試去改變。高三學生毛香喬家長&&:“校園心理劇讓我看到了自己對孩子教育中的不當之處,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學生們也看到了劇裏劇外的自己,“雖然演出的是同學,可感覺&上的就是自己,有迷茫、有叛逆、有悔恨,更有成長路上的收穫。”

  觸心諮詢是給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的精神加餐。學校每學期開展全員心理普測和危機篩查,並把靜態的心理測試結果和班主任的動態觀察相結合,及時篩查出需要特殊關注的個體並及時開展觸心諮詢。“我們讓那些需要特殊關愛的孩子看到了自身更多可以利用的資源,探索更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感受更多更強的力量,去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心理老師楊帆説。

  特色校本課和社團活動課 讓靜態的課堂“動”起來

  立足學生職業發展規劃,學校開設了特色探究課程和拓展課程,助力學生職業(專業)選擇,規劃好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和一般課堂的“靜”不同,探究課和拓展課的課堂特點是“動”,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任務,學生們動手、動腦、研究、討論,通過參與、實踐和體驗,真正學會運用知識,理解學科學習的本質目的是在現實中解決問題。高一學生孫奇向記者介紹了“觀察校園內土壤”的學科拓展課,學生們分組在校園內挖出約20立方厘米的土壤塊,進行土壤構造觀察。他説,“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挖取土壤進行實驗,真正了解了教材中介紹的土壤顏色、質地、剖面構造等知識,這節課真的是既有趣又有用。”

  社團課程始終以自主合作、個性發展為主題,每週一的第八節課,五大類30多個社團齊出動,綜合樓、教學樓、操場上到處都是社團成員們“撒野”的場景。負責社團工作的教師劉菲説:“學生們學得開心、玩得盡興,整個學校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社團活動課中最為著名的是馬哲理論青年領袖課程班,因為講師團的陣容超“豪華”,校長、副校長、德育主任、團委書記等齊上陣,採用集中授課與成員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結合的方式,並輔以其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如討論、社會調查、走訪知名企業、參觀教育基地、觀看愛國影片等,豐富理論知識、擴大學員視野、提高思想覺悟、厚植家國情懷。

  紅十字社團、大黑山剪紙社團、行進打擊樂社團等特色社團,吸引了很多學生的加入。大黑山剪紙社團的成員、高一學生付鈺説:“還沒走進校園前就被學校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課所吸引,好多社團都想參加,每週都充滿期待,在社團中,我們一起合作、一起探索,沉浸式地參與到剪紙藝術中,在一幅幅剪紙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歸屬感,也找到了更好的自己。”(記者 孟清)

+1
【糾錯】 責任編輯: 關溪涓
遼寧新聞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57112920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