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將醫療救助對象按生活困難程度劃分為四類
2022-12-09 09:53:34 星期五 來源: 遼寧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我省將醫療救助對象按生活困難程度劃分為四類

按類別提供相應醫療救助待遇

  我省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將從2023年1月起施行,根據救助對象類別實施分類救助,救助對象按照生活困難程度可劃分為四類,醫療救助待遇也相應分為四檔。前兩類人員是醫療救助對象的主體,佔全部救助對象人數的90%以上,同時也是重點救助對象。

  第一類為特困人員、孤兒以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此類群體是生活最困難,也是需要國家供養和全社會關愛的群體。具體待遇是,參加城鄉居民醫保享受全額資助政策。基本救助年度限額2萬元,救助比例為70%,不設起付標準;傾斜救助年度限額原則上不低于2萬元,不設起付標準,救助比例由各市結合實際確定。

  第二類為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以及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中的監測幫扶對象,困難程度略低于第一類群體。具體待遇是,參加居民醫保享受定額資助政策,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仍實行全額資助。基本救助年度限額2萬元,救助比例為70%,不設起付標準;傾斜救助年度限額原則上不低于2萬元,起付標準、救助比例由各市結合實際確定。

  第三類為低保邊緣家庭成員(低收入家庭成員)以及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中的其他監測范圍內人口,困難程度低于前兩類群體。具體待遇是,參加居民醫保按個人繳費標準的60%資助。基本救助年度限額2萬元,救助比例為60%,起付標準為2000元;傾斜救助年度限額、起付標準、救助比例由各市結合實際確定。

  第四類為因病致貧重病患者。這一群體是新納入醫療救助范圍的,困難程度低于前三類群體,保障方式、待遇水準上也有一定差異。前三類群體,先認定身份再給予救助。而造成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生活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其認定身份前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因此,對這類群體,先依其申請認定身份,再對其申請前12個月個人自付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一次性救助。具體待遇是,參加居民醫保不享受資助政策;基本救助年度限額2萬元,救助比例為50%,起付標準為5000元;傾斜救助年度限額、起付標準、救助比例由各市結合實際確定。

  目前,省醫保局正在配合民政等部門研究制定具體認定辦法和工作銜接機制,力爭盡快將這一群體納入醫療救助的保障范圍。(記者 徐鐵英)

+1
【糾錯】 責任編輯: 關溪涓
遼寧新聞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1112919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