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愛像一束光時刻溫暖身邊的人
2021-11-23 17:14:30 星期二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2021年1月,滕啟剛在千山區人民法院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作為老法官代表向新入額法官提出寄語。(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供圖)

  滕啟剛對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以一個共産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把黨的溫暖傳遞給這裡的百姓。

  9月11日,是滕啟剛的去世百日,滕啟剛家鄰村村民李大明,一個人頂着雨踩着泥濘的山道來到滕啟剛的墳前祭奠,淚水順着臉上的雨水一直往下淌,滕啟剛去世後,他已經是第四次來看他的“法官老弟”了。

  64歲的李大明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孤身一人靠種菜為生,住在鄰村的滕啟剛知道他的情況後,主動認這個大哥,起初李大明覺得他是法官,自己是個老農民,不好意思接觸,沒想到滕啟剛根本就沒有法官的架子,一口一個“大哥”地叫着。 “他一個大法官,每次來騎個我都不稀罕騎的破電動車,都10年了。”李大明開始逐漸接受了這個“法官老弟”。

  時間一長,李大明把滕啟剛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一天傍晚,滕啟剛夫妻去李大明家送餃子,正趕上他發病出現幻覺,他拉着滕啟剛的手説:“今天是我爸三周年,你是我兄弟,一定要給老人家磕頭。”他指着屋裏黑乎乎的墻説:“那就是我爸!”為了配合他,滕啟剛二話沒説拉着妻子跪在地上衝着墻壁磕了三個頭,李大明激動地説:“爸,我的‘法官老弟’給您磕頭了。”

  現在在李大明的菜地裏還到處都有滕啟剛的影子。“看我脾氣暴躁,他特意給我買了一些書,讓我多學些道理,情緒平和些。”李大明從大棚裏拿出來《弟子規》説。菜地裏還有幾個土籃子,裏面裝的一些線,“這都是他給我的,幫我一起吊線,一起種菜。”菜地旁邊他居住的簡易棚裏還有一個塑封的八開紙,上面有打印的文字:“他每天起早貪黑,摸爬滾打和菜地為伴,所有的蔬菜均是有機菜,敬請放心購買,不要無償地拿走他的生存來源。”李大明説,他有時一犯病把菜丟在市場就走了,滕啟剛特意給他做個小牌放在菜攤上。“我真是想他啊!”李大明擦着眼淚説。

  十幾年前,一個跟父親到工地打工的15歲女孩,遭受父親工友性侵,滕啟剛開完庭後,徵得女孩父親的同意把女孩帶到了自己的二嫂家。“很少看到剛子掉眼淚,那天他哭了,”滕啟剛的二嫂石英琴回憶説,“他和我説,這孩子太可憐了,不能讓她再住工棚了,讓她在你這住一段時間,讓你女兒多陪陪她,就説是你娘家的親戚,千萬不要和別人説她的情況,不要刺激到她,不然她就沒命了。”女孩又瘦又小,渾身一股刺鼻的味,石英琴領孩子洗了澡換了新衣服,到了新環境孩子整日不説話見人直躲,滕啟剛幾乎每天下班都要繞道來看看孩子,孩子只有看到滕啟剛才會咧嘴笑一下。三個月後,滕啟剛帶着女孩的爸爸一起來接孩子,女孩捨不得走,跟在爸爸的身後,走着走着突然回頭一下跪在滕啟剛面前,哭着連聲喊道“滕爸爸,滕爸爸!”

  滕啟剛的家,在千山區大孤山街道謝房身村一戶普通的農家小院裏,距離千山10多公里,從出生到去世滕啟剛從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院,作為當地有名的法官,很多人勸他到城裏買個樓房,他説:“在這住慣了,踏實。”

  滕啟剛一家過着簡單而幸福的生活,妻子李淑華下崗後,在滕啟剛的鼓勵下,成了賣拌菜的小販,“每天下班後,啟剛幫我挑菜、洗菜,張羅菜譜,雖然辛苦,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李淑華説。

  滕啟剛的兒子滕海寧從小具有運動天賦,依靠體育特長考入清華大學,2011年和2014年,分別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仁川亞運會男子800米決賽中獲得亞軍。如今滕海寧是一名大學教師,在父親的影響下,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將來也要成為父親那樣的共産黨員。”

  30年來,滕啟剛和家人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滕啟剛去世後,他的妻子和兒子提出在他的遺體上覆蓋一面黨旗,“這是他生前最大願望!”

  滕啟剛的一生對得起這面鮮艷的黨旗,他先後獲得“全國法院優秀直播法官”“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調解能手”等30項榮譽,今年11月,他被追授“遼寧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他對得起千山的父老鄉親,他為群眾送去了黨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了司法溫度,享受到了公平正義。(記者於力 高爽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曉瑭
遼寧新聞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1112808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