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瀋陽11月5日電(記者汪偉、于也童)“倣制而不自行設計,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裏。中國人必須造自己的飛機!”顧誦芬曾這樣説。
作為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91歲的顧誦芬院士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于11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榮獲沉甸甸的獎章。
年逾九旬,他登上了中國科技界最高榮譽殿堂;回首往事,他奮鬥著的熱血青春在東北寫就。1952年7月,顧誦芬來到112廠(現沈飛)。他回憶,那時,這裏給他的印象“確實了不得,因為國家的主要機種都在這裏修理”。
他的青春就此扎根在沈飛,扎根在東北。
沈飛工人生産現場(拍攝于20世紀50年代前後)。(沈飛供圖)
1956年,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在112廠(現沈飛)成立,26歲的顧誦芬作為首批核心成員,擔任氣動組組長。他在瀋陽度過了人生極具創造力的時光。
顧誦芬在飛機設計工作會議上記錄相關內容。(沈飛供圖)
“我當時可以留在北京工作的。但是,我一心想搞飛機設計,于是就給領導打報告,要求到瀋陽來搞飛機設計。”
……
顧誦芬等科研人員在殲教1飛機前合影(沈飛供圖)
那個年代來到東北的,不只顧誦芬一人,還有一批胸懷航空報國夢想的熱血青年。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在顧誦芬的回憶中,他們的青春生活因為懷揣理想而充滿激情。
顧誦芬回憶,“1958年春節因搞殲教1飛機,也沒放假。那時瀋陽很冷,大雪堆得房門都打不開了……3個月圖紙就搞出來了。接著,工廠組織突擊隊,24小時拼命地幹……硬是將飛機制造出來了。”
顧誦芬在試飛生産現場了解飛機狀態。(沈飛供圖)
1956年到1986年,顧誦芬在沈飛整整工作了30年。他把青春獻給了共和國的飛機設計事業。
遼寧新聞
-
2021年11月5日0時至12時遼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
11月5日0時至12時,遼寧省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5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為大連市報告。2021-11-05 15:52:26 星期五 -
“中國人必須造自己的飛機”——顧誦芬在東北的青春記憶
在顧誦芬的回憶中,他們的青春生活因為懷揣理想而充滿激情。2021-11-05 15:52:20 星期五 -
安全這根弦:新婚前夜飲酒宴親友 準新郎酒後駕車被查處
2021-11-05 15:02:25 星期五 -
保護生態環境:瀋陽對大氣排放重點企業進行執法檢查
2021-11-05 14:57:26 星期五 -
CBA第一階段:遼寧本鋼對陣山西汾酒股份
CBA第一階段第九輪比賽中,遼寧本鋼隊對陣山西汾酒股份隊。2021-11-05 10:26:11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