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年7月7日10時38分,太陽到達黃經105°
- 小暑,六月節。《説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小暑曬伏】
“六月六,曬紅綠,不怕蟲咬,不怕蛀”。節交小暑,民間流傳曬物風俗,稱為“曬伏”。相傳,高僧玄奘取佛經回國,渡海時經文被海水浸濕。六月初六這天,玄奘將經書置於高崖大石曬乾,使經書得以保存,因而此日被視為吉利的日子。此後,每年六月初六,人們都要將存放在箱櫃中的衣物、書畫置於陽光下暴曬,借烈日曬去陰濕,防霉防蛀。
【天貺節】
在宋代,六月初六是盛大的傳統節日天貺節。貺,是賜贈的意思,天貺節即為天賜之節。天貺節當日,皇帝賜大臣冰麨、炒麵,官府中則頒冰為俗。


【小暑食新】
在民間,吃炒麵的習俗流傳下來,演化為各地的“食新”風俗。小暑過後,人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做成飯食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以感激自然饋贈,慶祝穀物豐收。

【小暑曬伏】

“六月六,曬紅綠,不怕蟲咬,不怕蛀”。節交小暑,民間流傳曬物風俗,稱為“曬伏”。相傳,高僧玄奘取佛經回國,渡海時經文被海水浸濕。六月初六這天,玄奘將經書置於高崖大石曬乾,使經書得以保存,因而此日被視為吉利的日子。此後,每年六月初六,人們都要將存放在箱櫃中的衣物、書畫置於陽光下暴曬,借烈日曬去陰濕,防霉防蛀。
【天貺節】

在宋代,六月初六是盛大的傳統節日天貺節。貺,是賜贈的意思,天貺節即為天賜之節。天貺節當日,皇帝賜大臣冰麨、炒麵,官府中則頒冰為俗。
【小暑食新】

在民間,吃炒麵的習俗流傳下來,演化為各地的“食新”風俗。小暑過後,人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做成飯食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以感激自然饋贈,慶祝穀物豐收。


-
主色-鞓紅(tīng)簡介:鞓的本義是皇糧運送者專用的皮革腰帶,它也是宋代官員用的紅色腰帶。陸游《潺湲閣小立》咏“水紋靴皺風初緊,花色鞓紅露未乾”。
-
節氣色-赪尾(chēng)簡介:魚尾之赤色,青蓑潭上老,赪尾溪前肥,田園風光,美味佳肴。語出《詩經·周南·汝墳》“魴魚赪尾,王室如毀”。毛傳“赪,赤也,魚勞則尾赤”。
-
節氣色-赤靈簡介:其色出自傳説中的紅色神魚,或以為是無角的紅龍,是招人喜愛的精靈顏色。張衡《南都賦》曰“松子神陂,赤靈解角”。
-
節氣色-柔藍簡介:指揉浸藍草的淺藍色。王安石《漁家傲》咏“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

《夏日》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 儘管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能歇。
- 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
- 伏天熱得狠,豐收才有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