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欄目、新華科普主辦的《神奇的冰雪世界——南極洲》科普講座在廣渠門中學附屬花市小學舉辦。
2021年11月20日18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助力現代鄉村振興——探訪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直播活動在新華網客戶端播出。
2021年11月19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11月8日1時16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11月19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聯合國糖尿病日,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委員、主任醫師王廣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介紹了糖尿病的特徵、診療等相關知識。
2021年11月14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為指導單位,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欄目、新華科普祝辦的《極端天氣的“幕後黑手”——我們應如何應對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科普講座在北師大二附中舉辦。
2021年11月11日日前,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欄目、新華科普主辦的《珍稀動物的回歸之旅: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智慧》講座走進北師大二附中。
2021年11月11日遇到極端天氣時應該如何防範應對?聽聽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主任、研究員王國復怎麼説。
2021年11月11日在科技界,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之間傳遞的不僅有知識、方法,更有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育人精神是中國科學家精神之源,科技創新靠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傳承,科學後備人才的培養是科技事業持續發展的基礎。
2021年11月11日雖然已經56歲了,但朱進對於星空和天文科普的熱情不減反增,依舊執着於仰望頭頂的星空,牽掛着在學校講授天文知識時孩子們一張張滿是好奇的臉。
2021年11月10日車輝泉介紹,北理工每年從專業學院或科研團隊徵集面向本科生能夠完成的小科技創新項目,再將這些項目通過雙選會的形式對接到各書院的學生,讓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們自由交流。
2021年11月10日隨着智能校園理念進入高校,不少同學選擇通過電子設備連接各類在學校生活中使用的設備,快捷而方便。
2021年11月10日近年來,隨着高校雙創教育的不斷完善,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熱情高漲,學生創新項目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日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礦定位項目學生代表張正介紹了項目內容及實踐過程。
2021年11月10日西北工業大學“蒼穹之心”微型渦噴發動機智能控制器項目學生代表孟森林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介紹了這一科研項目內容及實踐。
2021年11月09日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眼中,數學在任何有理性推理的學科裏都佔有重要地位。
2021年11月09日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彩色馬鈴薯”項目學生代表付鈺坤介紹了項目內容及實踐。
2021年11月08日日前,北京工業大學超導“基”業——自主化高溫超導合金基帶拓荒者項目學生代表武鑫宇介紹了項目內容及實踐過程。
2021年11月08日近年來,隨着高校雙創教育的不斷完善,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熱情高漲,學生創新項目也如雨後春筍般逐漸展露並茁壯成長。西湖大學心理諮詢機器人“小天”項目學生代表宋持瑜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介紹了自己創業實踐。
2021年11月08日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公布,其中,有一位水産科技工作者,他一生堅守一尾大黃魚,為我國海水養殖業發展和閩東沿海的脫貧致富作出了貢獻,他就是劉家富。
2021年11月05日11月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欄目、新華科普主辦的《珍稀動物的回歸之旅: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智慧》講座將走進師大二附中。
2021年11月05日沙漠與良田,很少有人會將兩者挂鉤,而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卻克服萬難,將沙漠改造成良田。
2021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