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承老一輩科學家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目前,曹揚榮教授團隊系統解析了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分子機制,並借助於合成生物學手段設計非豆科作物與根瘤菌互作的基因回路,以探索非豆科固氮的可能性。
2021年11月16日湯富酬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了單細胞功能基因組學高通量測序技術體系,並利用這一技術體系對人類早期胚胎以及生殖係細胞的基因表達調控網絡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人類胚胎發育的重要表觀遺傳學調控機理。
2021年11月11日近年來,魏輔文和他的團隊率先將種群基因組學和宏基因組學等新技術引入到大熊貓研究中,開拓了瀕危動物種群基因組學與宏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系統闡明了大熊貓的種群歷史、瀕危原因、適應性演化機制與演化潛力等科學問題,為大熊貓繁育提供了諸多理論和技術支撐。
2021年11月11日目前,我國中藥材的人工化種植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各地藥材差異大、種群差異大等等,但同時也解決了許多難題。
2021年11月05日針對植物現代化的問題,我們要通過設施化,讓微生物長得快一點。
2021年10月29日作為我國首個系統研究野外金絲猴的科學團隊,通過長期觀察和系統研究,李保國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了秦嶺金絲猴獨特的“重層社會結構”,標誌着我國瀕危物種保護在理論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1年09月24日綠色是農業發展的底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將使這一系列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對化肥要有正確認識,科學合理使用肥料 , 特別是合理使用化學肥料 , 是現代農業的必要措施。
2021年08月26日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是現代科學技術帶給我們的高效營養物質。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不能缺少,這些必需營養元素在農作物體內含量不同,任何一種元素的缺少都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髮育。
2021年08月24日中國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鳥類的保護任重而道遠。認識到鳥類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保護鳥類多樣性的意義和措施尤為重要。
2021年07月23日三峽地區素有長江流域“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之稱,擁有大量的珍稀和特有植物。三峽工程建設後,生態恢復和瀕危珍稀植物的搶救保護,成為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課題。
2021年07月16日張齊兵團隊對青藏高原開展了多次野外考察,積累了大量第一手樹木年輪樣本,利用樹木年輪學交叉定年技術建立了系統的樹輪資料庫,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
2021年07月11日破解水稻“基因密碼”是改進水稻品質、提高水稻産量的重要因素。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家在新時代下,對水稻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要求。
2021年07月02日微生物,雖然個體微小,體內卻蘊含着巨大的能量,是生物鏈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同時它在工農業、醫藥等領域也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對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
2021年05月18日在動物藥中有一味藥讓人談之色變——螞蟥,俗稱水蛭,它是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材,在中藥材人工培育快速發展的今天,它的養殖繁育卻沒我們想的那樣簡單。
2021年05月08日如果説生物學科是現代生命科學的一個皇冠,那麼基因組學就是這個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也是整個生命科學各個分子學科的主要基礎和支撐。
2021年04月23日中藥標本就是按照一定的規矩收集整理保存下來的,和中藥相關的實物標本。它反映了中藥歷史的沿革,産地的變遷、文化等等一系列信息。
2021年04月23日本草基因組學是中藥學和基因組學相結合的一個交叉學科,它是利用基因組學來研究中藥基源物種的遺傳背景和調控網絡的一個學科。它可以準確地鑒定到物種的基源。
2021年03月26日包羅萬象的生物圈中,生命總在不斷地延續和發展着。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體現了生物對不同環境的適應,又展現了不同生物類群在連續性方面所表現的發展和進化。
2020年11月23日隨着生命科學的發展以及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速崛起,人們能夠利用不同生物體作為化學工廠,生産出可治療疾病和具有保健功能的醫藥。
2020年11月20日包羅萬象的生物圈中,生命總在不斷地延續和發展着。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體現了生物對不同環境的適應,又展現了不同生物類群在連續性方面所表現的發展和進化。
2020年10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