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6/20 09:36:49
來源:江西日報

千年古驛道 煥發新生機

字體:

  原標題:婺源“古驛道+”賦能鄉村旅游

  千年古驛道 煥發新生機

  每到周末和節假日,位於大山深處的婺源縣紫陽鎮楊溪村上坦村小組就會迎來許多徒步愛好者,他們從村前小溪出發,沿着青石板鋪砌的古驛道,行進在茶園、水庫、古村落和群山之間,不時被眼前的自然美景陶醉。

  婺源與安徽休寧、浙江開化等地接壤,境內古驛道交叉縱橫,曾經是古徽州人外出經商求學的必經之路。如今,古驛道的交通功能日益弱化,卻成為眾多游客徒步旅游、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古驛道+農家樂

  由義嶺古驛道單程長5公里,連接婺源縣紫陽鎮楊溪村和蚺城街道東嶺塢村。20世紀70年代前,是本地楊溪、秋口以及德興新崗山和浙江開化縣部分鄉鎮居民進出婺源縣城的主要通道。青石板路面,沿途山色秀麗,風景宜人。

  6月16日臨近午飯時間,上坦村小組67歲的馬青海正在打糍粑,為即將來到的徒步愛好者“接風洗塵”。他的妻子在廚房燒菜,荷包紅鯉魚、粉蒸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拿手菜擺上了桌。

  12時,一群徒步愛好者經過4小時的跋涉,抵達事先預訂好的農家樂。這支由醫生、教師、企業負責人等組成的徒步隊伍,利用休息日相約來到婺源。雖然有些疲憊,但他們很開心地在馬青海的農家樂享受着美味。

  “既鍛煉身體,又領略悠久的歷史文化,還吃到了特色農家菜。”領隊汪女士告訴記者,走上古驛道,感受古人用腳步丈量出的蜿蜒山路,置身於村落和群山間,讓人不免有穿越千年的感覺。

  得益於門前古驛道人氣攀升,只有20多戶人家的上坦村小組開了6家農家樂,每戶年純收入10萬元以上。馬青海經營的農家樂,最多一次接待過150名游客。

  古驛道+民宿

  在婺源縣眾多古驛道中,沱川至清華的古驛道是“驢友”青睞的徒步線路。古驛道沿線村落,不少村民開起了民宿。

  “一年收益20余萬元,還能照顧一家老小。”家住沱川鄉理坑古村的老余創辦的古宅民宿,每天都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徒步游客,不僅保護了祖屋,還增加了收入。

  沱川鄉金崗嶺村通過開發森林古驛道資源、盤活村內閒置房屋,鼓勵村民和創業者開辦特色民宿,近幾年該村每年接待游客約2萬人次,一度沉寂的古驛道煥發生機。

  婺源縣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現存100多條古驛道,卻長期被遺忘在深山密林中。該縣通過多種形式引資,目前已打造36條精品古驛道徒步線路。

  不少投資商和當地村民正是看中這一商機,紛紛在古驛道沿線古村落開設民宿,融合了古驛道、鄉村原生態體驗和民宿元素的出游方式,越來越受游客青睞。“古驛道+”新業態,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民宿市場的快速發展。如今,當地精品民宿已超過600家。

  古驛道+體育賽事

  今年5月底,婺源縣&&古道越野挑戰賽在段莘鄉五龍源景區舉行,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名徒步愛好者參賽。該挑戰賽以古驛道為載體,鏈結古村、茶園,加以體育、旅游、文化、生態融合互動,讓人們在享受賽事速度與激情的同時,探尋婺源的歷史文化,欣賞優美風光,品嘗可口美食。

  近年來,該縣多次在浙源和古樸秀美的段莘等鄉鎮舉辦古驛道登高徒步大賽,每次都吸引千余名運動員參賽。

  婺源縣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以古驛道體育賽事為載體,帶動運動休閒健身游,每年承辦“婺馬”等體育賽事40余項,吸引海內外參賽選手20萬人次,增加游客近200萬人次,創造綜合效益20億元。(徐黎明)

【糾錯】 【責任編輯:譚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