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擦亮綠水青山底色 提升金山銀山成色 青原區盤活生態資源促進“兩山”轉化
親子沙灘、濱江小火車、帳篷露營……仲夏時節,位於吉安市青原區河東街道灘頭村的廬陵灣濱水度假區游人如織。“原來,這裡是贛江畔的灘塗地,因土壤貧瘠基本荒廢,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現在土地流轉給區兩山資産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山公司),由其投資1.2億元打造旅游項目,村莊環境變好了,既有了租金,還可以在家門口務工。”談起身邊的變化,灘頭村村民陳尚根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類點“綠”成金的故事,在青原區不斷上演。近年來,該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聚力打贏“兩山”轉化突破攻堅戰,把綠色低碳發展貫穿於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將綠水青山底色擦得更亮,讓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該區在吉安市率先組建産權清晰、權責明確的兩山公司,全面開展生態資源資産摸底調查,加速推進零散資源建檔歸整集約管理,梳理並制定青原區生態資源“三個清單”,以及礦産資源、文旅資源、水資源、新能源資源等44項資源資産清單名錄,確保“兩山”資源調查摸底工作底數清、情況明。“成立不到一年時間,我們開拓了以新能源、農文旅整合、特色金融為核心的業務板塊,實現總營收超7億元,總資産48億元。”該區兩山公司董事長胡曉告訴記者。
針對生態資源碎片化、難抵押、變現難的現狀,青原區深化分散化輸入、集中式輸出的理念,推動資源規模化收儲、專業化整合工作,結合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紅古綠”特色優勢,先後整合盤活全域草地、碼頭、水塘、村落、古屋等資源。同時,開發“古屋貸”“鄉村振興擔保貸”等系列特色綠色金融擔保産品,為沉睡的生態資源引入金融“活水”,激活“兩山”轉化內生動力。
“我們東固的茶葉品質很好,但過去沒有統一的品牌。現在市裏打造‘井岡山’區域公用品牌,我們在區兩山公司的指導下,選取優質産品納入旗艦店銷售渠道,並借助商會資源,把品牌擦得更亮!”走進井岡山農産品旗艦店,燕峰黃金芽廠負責人陳成弟一邊熱情地招呼客人喝茶,一邊高興地談起産業的新變化。
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青原區積極開發礦泉水、高品油、生態米等生態産品,同時發揮與井岡山大學校地共建優勢,積極謀劃科技轉型,服務現代農業和環保産業發展,在農産品生態價值轉換、數字産業園運營、新媒體經濟等項目上實現“兩山”轉化賦能。
“目前,我們正全力推進投資青原區‘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和綠色生態循環産業園項目,前者投産後每年將生産超80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後者預計每年回收消納廢棄材料100萬噸,循環利用發電廠廢熱節省能源成本700萬元,為新能源規模化、産業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為全區進一步推進‘兩山’轉化深度賦能。”胡曉説。(記者李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