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6/06 09:16:02
來源:新華網

江西德安:一絲一縷織就産業新圖景

字體:

  新華網南昌6月5日電(王中慶)南宋褐色牡丹紋綾殘片、褐色素羅殘片、褐色金菊花羅殘片……在江西省德安縣博物館,一件件絲織品向世人訴説着中國的服章之美。經緯縱橫,跨越數百年。如今,在德安縣,以創新為主導,傳統紡織業也在不斷蛻變,一絲一縷都在向新而行。

  在江西省億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陽紡織)的智慧倉庫內,一捆捆成品布匹通過高空廊橋輸送系統源源不斷送進倉庫,再通過自動導引車與堆垛機的無縫對接,送入指定貨位。

  億陽紡織的智慧倉庫。新華網 王中慶 攝

  億陽紡織是一家集紡紗、織造、印染、成衣於一體的企業,近幾年,公司通過建設行業領先的5G+智慧工廠,打造紡織全鏈條智能製造基地。

  “我們生産流程由自主研發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控制,所有設備全部聯網,産品類型、原料進出、設備運行狀態等一目了然。”億陽紡織董事長劉諸輝説。

  錨定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德安縣實施産業鏈系統創新工程、製造業數字賦能行動,積極推動傳統紡織産業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德鑫紡織建成國內7萬錠産能數字化、智能化渦流紡車間,上百台紡紗設備自動運轉,偌大的車間只有20多名工人;南方尼龍粘扣引進先進的染料自動稱料和化料輸送系統,産品暢銷歐美、東南亞等50余個國家。

  江西省紡織服裝産業研究院打造的紡織産業大腦。新華網 王中慶 攝

  2022年,德安縣與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合作打造江西省紡織服裝産業研究院,打造“1+2+3+N”能力體系,即一基地(企業實訓基地)、二&&(江西省紡織産業大腦&&、德安縣工業互聯網&&)、三中心(産業研究中心、創新研發中心、運營服務中心)、N個應用場景(5G+設備管理、5G+AI檢測等N個應用場景)能力體系。

  “我們在紡紗、印染等十大細分領域,形成了40+解決方案案例集,將有力推動德安紡織服裝産業向更高技術水平、更高生産效率和更高附加值的産業高端邁進。”江西省紡織服裝産業研究院院長包康俊説。

  數字化轉型,讓一根紗線帶動百億元營收。目前,德安已初步形成了紡紗(線)、織布、染整印花、服裝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産業體系,擁有現代紡織産業共有規上企業60多戶,從業人員達1.2萬人。2023年,德安縣紡織服裝營業收入達108億元。

【糾錯】 【責任編輯:王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