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江西展團展區,市民和游客在吉州窯“金葉浮水”巨型盞前駐足觀賞。當日,第二十屆文博會繼續進行,各式文創産品和非遺技藝吸引了許多觀眾前來逛展體驗。本報全媒體記者 徐錚攝
5月26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進入第4天。當日恰逢周末,江西館再次迎來觀展高峰,觀眾將多個展位圍得水泄不通。
“樣式雷”展區是觀眾的首選打卡點。上午10時,該展區內祈年殿、滕王閣、天安門等模型前已圍滿了觀眾。“我買一個‘長班鎖’”“我來和滕王閣合個影”“我想搭建一個鬥拱”……許多觀展青少年在現場玩得不亦樂乎。來自惠州市科普講師團的講師潘中林是第三次來到該展區,對卯榫、魯班鎖等建築工藝有一定研究的他,情不自禁主動當起了志願者。他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先後與現場近百名青少年一起“解鎖”中國建築的奧妙。
文博會時間剛過半,永修衍紙傳承人王玲已是第二次補貨。在江西館創意生活展區,體驗性強、容易上手、産品豐富的衍紙體驗活動大受歡迎。“我們有近百種産品可供觀眾體驗,每天都應接不暇。”據介紹,衍紙也稱盤紙,是一門古老的指尖藝術,它融合了繪畫和雕塑的藝術特點。“我們創新性地把非遺與現代生活&&在一起,衍紙在文博會上這麼受歡迎,讓我對它的傳承充滿信心。”王玲&&。
國家級非遺新餘夏布繡是以夏布為材料的手工藝術刺繡,繡品配色淡雅、質感強烈、純樸自然,引來不少觀眾到非遺傳承展區駐足欣賞。新餘夏布繡傳承人吳婉菁介紹,連日來有不少客商前來諮詢,希望與夏布繡合作推出聯名款文創。
“人太多了,真是出乎意料。”在金屬工藝展區,江西祈福工藝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是第四次參加深圳文博會,展品在本屆文博會圈粉了很多外國友人。公司以貴金屬工藝品研發、生産、銷售為主,已研發3萬餘個工藝品種,在歐美、中東地區銷售火爆,孔雀、金魚、青蛙、貓頭鷹、非洲豹及印度大象等工藝品都賣得很好,帶來的貨也基本賣空。
此外,在新媒體&&上,不少打卡祈年殿、滕王閣模型的視頻也在持續刷屏。在熱情網友的推介下,江西館人氣爆棚,參展商收穫頗豐。(曾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