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4/10 09:12:38
來源:江西日報

贛縣區蔬菜小鎮的富民“密碼”

字體:

  五雲鎮環湖蔬菜基地溫室大棚依次排列。

  一個2.3萬人的小鎮,有1.2萬人從事蔬菜産業,當地居民70%以上的收入來自蔬菜産業。這裡不僅有蔬菜“土專家”、數字化蔬菜育苗中心,還有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蔬菜深加工、蔬菜批發交易、蔬菜農資供應、冷鏈倉儲、電商物流等全産業鏈服務……這就是贛州市贛縣區五雲鎮,這裡的蔬菜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五雲橋”無公害蔬菜。

  蔬菜品質好 菜農不愁賣

  春暖花開時節,記者走進五雲鎮環湖蔬菜基地,一座座溫室大棚依次排列,蔚為壯觀。大棚內,西紅柿、茄子、辣椒、苦瓜、絲瓜等長勢喜人,10多名村民動作嫻熟地採摘、稱重、打包,這批富硒蔬菜即將發往粵港澳大灣區。

  “我們的蔬菜品質好,價格高出市場同類蔬菜一倍以上,直供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市場。”上丹村村民王裕飛介紹,以螺絲椒為例,如果市場價是每公斤2元,那麼五雲的螺絲椒每公斤至少得賣4.5元。他説,五雲生産的辣椒不僅皮薄肉嫩、香味濃郁,而且連續結果性好、抗病性強、耐貯運、耐低溫。近幾年,在贛縣區農業農村局專家定點幫扶指導下,王裕飛精心種植的11畝大棚蔬菜屢獲豐收,每年至少要賺30萬元,成為十里八村公認的“蔬菜大王”。

  五雲村脫貧戶陳家驥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前些年,由於妻子身患重病、兒子讀書需要用錢,家裏入不敷出,陳家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此時,五雲鎮為他免費提供大棚,王裕飛等“土專家”悉心向他傳授種植經驗,陳家驥逐漸掌握了土、光、溫、水、肥等大棚種植技術要領,種了5畝蔬菜瓜果,由於蔬菜瓜果品質好不愁賣,陳家驥近三年賺了24萬多元。

  據五雲鎮黨委書記劉匯文介紹,該鎮現有蔬菜種植面積9600多畝,蔬菜品種30多個,蔬菜總産量約1.6萬噸,建有數字化育苗中心,蔬菜銷售分揀中心及冷庫等配套設施。同時,依託全鎮豐富的富硒土壤資源,該鎮還建設了126個高標準蔬菜大棚,分佈在上丹、大嶺、夏潭、日紅等村,為蔬菜産業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創品牌樹形象 助推産業升級

  為提高菜農的標準化生産意識和水平,該鎮成立五雲橋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五雲橋”蔬菜商標,凡是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實行標準化生産。合作社每年選送多批農技人員和種菜大戶到農科院(所)進行專門培訓,使之成為合作社的技術骨幹,並建立種植項目“土專家庫”。合作社通過發放宣傳單、定期出宣傳簡報、請專家現場宣講、培訓和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蔬菜生産技術培訓。同時,通過開通蔬菜服務熱線,合作社隨時上戶免費為菜農送上病蟲害防治諮詢等服務。

  2022年7月13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將五雲橋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列為生産基地,菜農的幹勁更足了。

  優質供給、綠色有機、品牌加持……一串串新標籤正悄悄地生成在一個個農産品上。記者注意到,每個産品都有二維碼,只需手機掃一掃,産地、合格證、質量安全檢測記錄等信息一目了然。依託省農産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這些産品還可進行線上線下“一品一碼”管理、全過程智能監控,實現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産銷信息可查詢、供求無縫對接。

  實現“賦碼”上市、“持證”融灣之後,“五雲橋”無公害蔬菜的品牌競爭力持續攀升,為推動贛粵合作、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記者 付強)

【糾錯】 【責任編輯:王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