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沃土,紅色是南昌最鮮艷的底色和名片。近段時間以來,南昌驕陽似火,各大紅色旅游景點也熱度攀升,游人如織。不少市民游客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走進紅色旅游景點,重溫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
“南昌被譽為‘人民軍隊的搖籃’,您現在所看到的這組雕塑名為‘石破天驚’,崩裂的石塊中,一隻強勁有力的大手破石而出,手指緊扣扳機,將手中的步槍高高擎起……”日前,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序廳,講解員正飽含深情地向游客娓娓講述那段氣壯山河的紅色歷史。
八一建軍節前夕,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迎來了參觀高峰,游客也呈現出年輕化、高頻化趨勢,其中親子類人群佔比很大。不少家長帶着孩子來此感受紅色教育,通過緬懷革命先輩、觸摸紅色歷史,厚植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作為一名南昌人,一直以身為英雄城的市民而自豪,今天帶着孩子來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參觀,主要是為了讓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他明白是有這麼多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孩子也説,看完展覽後,深切感受到現在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很受感動。”正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參觀的市民熊先河&&。據了解,自7月22日至27日,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已累計接待游客67806人次,隨着八一建軍節的臨近,游客數量還在持續增長。
同樣迎來游客數量增長的還有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在館內推出的《戰地放歌——新四軍文化工作專題展》新四軍報紙印刷場景還原景觀前,不少市民游客駐足觀看。“帶孩子來進行紅色教育,是我為孩子在這個暑假旅行規劃的重要一課,特別是在八一建軍節前夕,我們計劃把南昌的紅色景點都走一遍,加深孩子的紅色記憶。”市民高路&&。據了解,自7月20日至28日,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已接待散客7700多人。
八一廣場坐落於南昌市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路、孺子路等多條主幹街道的交會處。7月27日,記者來到八一廣場,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拍照打卡。
一位來自吉安市安福縣的白髮老人拄着拐杖立於廣場南部直通升旗&的中軸線上,細細閱讀着玻璃之下的軍史石刻。他説:“沒有黨和人民軍隊,哪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啊!”這位老人名叫朱華強,他正在江西省內進行紅色探訪之旅。“我父母給我取名華強,是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富強的美好期許。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時,我去了井岡山、瑞金,又來到南昌,我心中的自豪感越來越強烈。
在紅谷灘區鳳凰洲江邊,停靠着退役的南昌艦。這裡已成為國防教育基地,市民游客們凝望著英雄戰艦,聆聽着光榮往事。
“作為江西省國防教育基地,南昌艦主題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艦內設施和武器裝備,並且對部分艙室進行了退役前的還原,讓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海軍一線官兵的生活和工作場景。”南昌艦主題園相關負責人李招陽説。記者了解到,還有不少來自五湖四海的“特種兵”大學生在暑假慕名而來,登上甲板,通過了解中國人民海軍發展的光輝歷程,學習海軍軍事科學知識,增強國防意識。
“我們從小就聽家裏的長輩講八一南昌起義的故事,對南昌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於是這個假期我們就來南昌親身體驗一下!”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的“旅游特種兵”女大學生安曲告訴記者。“兩天的時間,我們去了八一廣場、小平小道等南昌紅色景點,我們感受到,南昌的英雄城之名確實名不虛傳,四處遍佈的紅色景點與場館讓紅色血脈深藏於這座城市之中。即使只是游客,我也深深為這座城市感到驕傲與自豪。”(李含月 記者 歐陽雨婷/文 馬悅/圖)